第8部分 (第3/5頁)

第一人太武帝,對佛教施行的彈壓便是受崔浩的唆使。崔浩的理想是按照儒教的秩序治理國家,因此佛教便成為*物件。

崔浩皈依於另一排佛煽動者道士寇謙之( 365—448)所開創的“新天師道”,身為儒者,同時又附屬於道教,並不矛盾。

由於北魏的《國記》被徹底銷燬,因此不清楚書中究竟作了怎樣的記載,哪些部分導致了北族的眾怒。然而可以推斷的是,書中一定暴露了鮮卑族初期的“非文明”(野蠻、原始)狀態。崔浩及其他一些編纂者,必然沒有對鮮卑族的民族身體特徵進行過描述,因為崔浩身為儒者,在歷史記述上採取是“文明史”觀。依據這種觀點主張,價值判斷標準是文明的種類和發展程度,而非民族血統。

初期鮮卑族的生活,可被稱為“陋”。孔子“欲居九夷”之時,眾人問道:“陋,如之何?”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可以解釋為,君子居住在野蠻之地,自然會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從而便會推動文明的發展,有什麼可擔心的?

中華文明之民,原來也生活在“陋”的狀態下。美化太古之民,是人之常情,然而文明畢竟不是自始便存在的。儒教推崇的尚古主義,並將周公時代視為理想,不過是種慣性追溯罷了。

瑞典地質考古學家約翰·古納·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是發現北京猿人的第一人,20世紀20年代他在甘肅發現了石斧,興奮地高呼:“石器!石器!”不可思議的是,直至當時,中國人一直認為中國未曾有過石器時代。石器時代存在與否的確認之所以晚,據說與中國人的文明史觀有很大關係。使用石器的是野蠻人——這與我們中國人無關,無疑這是典型的中華思想。重視青銅器的出土,卻對石器置若罔聞,因為不關心,所以發現得晚也是很自然的事。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中體西用之說(1)

三國時期,中國一分為三,其中之一的魏後為晉所取代,統一了天下。然而晉的統治也如同曇花一現,很快就敗落了。由於晉王朝內部皇族紛爭,國力消耗殆盡,從而招致了北方民族的南下。 316年晉滅,皇族中的一人逃往南方,在南京建立政權,史稱東晉。以位於黃河和長江之間的淮河為界限,中國出現了長期的南北分裂對峙局面。北方又分為五胡十六國,眾多民族輪番上陣,建立短命政權,最後統一北方的是北魏王朝。南方有六朝,都是以南京為舞臺,上演了幾個短命王朝的興衰史。最終實現南北大一統的是北方的隋朝。自 589年算起,南北分裂的狀態一直持續了 270多年。

在南北朝時期,北魏雖然實行了同化政策,但是當時正統文明卻是在南方。“不能落後於南方”——在這種意識下,北方不斷努力。然而在“國史案”中,北方的中華思想暴露無遺。綜合來看,可以說北方文化追上了南方,尤其在種類上,甚至超過了南方。

我們在《唐詩選》詩集中,讀到過許多唐代優美的詩作。《唐詩選》中收錄了一百二十八位詩人的作品,我對這一百二十八位詩人按照出身做了分類,除數人出身不明外,以南北朝時代的邊境來劃分,其中北方佔一百多人,南方不過十餘人。而在南北朝時代,幾乎所有的文人都是南方人,如王羲之、陶淵明、謝靈運、沈約,等等。文人庾信作為使節被南朝梁派往北周,後來被扣押,並在北周任職。北方一直處於文人匱乏的狀態中。

然而到了唐朝,從《唐詩選》便可看出當時情況已經完全出現了逆轉。

中華思想在同一個舞臺上,以文明史觀為中心,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當與另一種“文化”碰撞時,便會出現大混亂。鴉片戰爭(1840—1842)的戰敗,就表明了歐洲文明以更加絢

最新小說: 領主:開局化身天災,戰場成禁區 最終試煉遊戲 夢幻西遊:開局一段鐵絲我無敵了 我獨自挖礦 顧總太太把你拉黑了喬若星顧景琰 斬神:熾天使嫌棄後我直升至高神 火影:掛機就變強 七零:被趕出家門後我轉頭嫁軍官 失控星光 末日星晶:我有一個契約獸軍團 天災降臨:我可以強化萬物 原神:諸位,墮入深淵吧 紅魔復興,從挽留穆里尼奧開始 我的槍附加百種特性 我在曼城看大門 網遊:幻域風雲 NBA:熱火三連冠無了?我來續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網遊之開局就很慘 大姚穿越重振籃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