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3頁)

並奪門而出,工程因此陷入停頓。我記得看過這樣一幅漫畫:兩位看起來相當傑出的科學家一同登上噴氣機。其中一位說道,“好吧,斯德哥爾摩我跟你去,赴宴拍照我也奉陪。但等我們拿到諾貝爾獎之後,我就再也不想見到你的那張醜臉!”

完成一件工作一般有幾種不同的有效方法。“我們這方法最好”的想法大概只能反映個人習慣。與其讓別人和自己保持一致,不如學會把差異看做多彩生活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工作就成了修煉耐心、磨掉稜角、融入他人的絕好機會。要是採用我們的方法能讓同事獲益,他們多半會明白這點,並漸漸改變工作方式。要是他們的方法比我們的好,那就大度地擇善而從吧。

彌合疏遠

還有更厲害更大膽的:我們甚至能學會用愛包容那些和我們敵對的人。我們都知道,疏遠能夠延綿數月或數年,有時血親之間都會相互疏遠。父母會和孩子吵翻;一起騎過腳踏三輪車、玩過足球、帶著女友參加過畢業舞會的兄弟,會因為金錢或房產的爭執而不再說話。無論同事、鄰居,還是舊友都會互相疏離,且對疏離給意識造成的危害不知不覺。

“但是我有怨氣,合理的怨氣,”我們可能會說,“為自己受到的不公而憤怒,這種反應不是很自然嗎?”我也同意,我們體內的確有種先天傾向,對不喜歡的人會回擊或者回避。本能是種強大的力量,我們都習慣了對它不加質疑地服從,但凡是意識中的力量都是可以被轉化的。作為人類,我們都有能力將進化掌握在手中,讓行為出自自由選擇而非出於強迫。如果因為被恨而恨人,因為被傷而傷人,那就沒有自由可言。本能將手指插進我們體內,好像我們是一具具孩子的玩偶。它的一根手指伸進我們的手臂,我們就不由自主地甩出去一件陶器;另一根手指撐開我們的嘴巴,晃動我們的舌頭,我們就聽見自己叫人“去死”!

恨一個人時,我們就和那個人綁在了一起,這和喜歡一個人是一樣的。我們常忍不住去想自己會對他說什麼、做什麼,“真恨不得把某某狠批一頓!”區區一件小事就讓我們想到那個人;他甚至還會出現在我們的夢中。這何其弔詭!我們對這個人無法忍受、避之不及,卻處處都要帶著他。我們用心靈的一部分捏造出他的形象(可能和現實完全對不上號),然後用另一部分老想著他,想著想著就勃然大怒。

如果敵對的一方有寬恕的意願和能力,那麼任何疏遠差不多都能彌合。要以同樣的方式報復再容易不過了,“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就行了!但請試試在怒氣勃發的時候逆轉心靈的反應。佛陀曾將狂怒的心靈比作一輛脫韁的馬車:只有勇敢堅忍者方能駕馭;一般人只能無助地隨車顛簸,最多撥弄撥弄韁繩而已。

寬恕就是將過去一筆勾銷。我們選擇不在追憶往事中生活,而是活在當下;我們選擇信任,而不是活在對未來的恐懼中。這樣一來,過去和未來這對重擔隨之卸去;我們於當下就能獲得愛的自由、無條件的愛、完整的愛。

別人不斷挑釁時,我們應當寬恕多久呢?再次提醒各位回想耶穌的話: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兄弟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寬恕必須堅持不懈,這就是它困難的地方。耶穌在十字架上說的話親自展示了寬恕所能達到的高度。他說:“父啊,寬恕他們吧,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寬恕讓寬恕者和被寬恕者都變得完整。被寬恕者得以從頭開始,改善自身,乃至徹底改頭換面,寬恕者則會明白,自己引入了一條深刻的靈性法則:寬恕那些虧欠自己的人,也就是寬恕了自己對人的虧欠。就算曾在生活中犯下許多過錯(出於無知),只要已經盡全力擺脫惡意,就不必再

最新小說: 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 網遊:一刀劈死神 網遊:神秘玩家 航海玫瑰 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 網遊:我靠遊戲幣就能變強 九幽生死簿 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 別人玩遊戲,我修仙 無職法師 網遊之止戈三國 海島求生,從每日情報開始 無限流:漂亮NPC只想完成任務 戶外見聞錄 星啟:餘生與你的宿命之旅 電競之巔峰榮耀 海賊王之冰霜王座 海賊的航海 王者:從第一下飯主播到全能之神 開局朱八模板,打遍NBA無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