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便說了實話,神色如常地笑道:「趙爺進京了,入職大理寺,舅舅託他送東西給我,正好遇到我這邊有難事,就託他幫我查了查。」
孟氏聽到「舅舅」才反應過來侄女口中的趙爺是誰。
去接侄女的那日,侄女誇趙宴平當捕頭多有本事,孟氏並未多上心,如今得知趙宴平一進京就把長興侯拉了下來,孟氏是真的吃驚了:「你是說,他只用幾天的功夫,只靠自己就查到了長興侯?」
阿嬌不敢誇趙宴平太過,以免姑母誤會她還留戀什麼,便道:「長興侯害過崔珍的姐姐,他能查出來有什麼稀奇的,再者他只是找到線索,剩下的全靠盧太公剛正不阿,寧可得罪權貴也要為百姓做主,沒有盧太公,他哪裡去敢對付長興侯。」
孟氏可沒這麼好糊弄,趙宴平若是不敢對付長興侯,就不敢把事情捅到盧太公那裡,反過來,趙宴平明知會得罪長興侯依然願意攬下這案子,為的是誰?
孟氏盯著阿嬌看了起來,意味深長的。
阿嬌裝傻,袖子裡攥著手指問:「姑姑為何這樣看我?」
孟氏眸子轉了轉,轉移話題道:「你舅舅託他送了什麼過來?」
阿嬌長長的睫毛一扇,看著院子裡道:「兩包碧螺春,我們那邊產的茶葉,從本地買便宜多了。」
孟氏哼道:「算他還有良心。」
阿嬌暗暗呼了口氣,還好姑母沒有起疑。
未料孟氏馬上又問起了趙宴平:「他來看你,有沒有說什麼?他當時放你放得那麼痛快,你一託他辦事他卻不辭辛苦地去做,為了你不惜得罪一個侯爺,莫不是心裡還念著你?還有,他一個小捕頭,怎麼會調去大理寺,封的什麼官?」
孟氏不問則已,一問就是一連串,直接把阿嬌問傻了。
在姑母犀利的審視下,阿嬌先解釋了趙宴平與永平侯府謝三爺謝郢的過命交情,官是謝家幫忙舉薦的,然後再解釋她與趙宴平的關係:「他只是替舅舅跑腿,沒與我多說,他願意幫我,一是他本就心善,二是他丟過妹妹,最恨誰家賣女還錢,這才替崔珍一查到底,不是您想的那樣。」
道理確實說的過去,但孟氏仍然覺得,趙宴平對侄女沒那麼簡單。
「他幫了你這麼大忙,你怎麼酬謝人家的?」孟氏問道,如果趙宴平有所圖謀,可能會暗示侄女什麼。
阿嬌笑道:「我能怎麼謝他,我一介女流又幫不上他什麼,鋪子裡賣的也都是女人家用的,想了半天,送了他一盒粽子,趙爺樂於助人,本也沒圖什麼,收了粽子就走了,次日把食盒還給江娘子,門都沒進。」
孟氏皺了皺沒,若說趙宴平沒想著侄女,幫的忙太大,若說想了,這些舉動也太淡了。
「姑母,我與趙爺的事身邊的丫鬟都不知情,您別說漏嘴,也別再琢磨了,人家一進京就在盧太公面前露了一手,往後前程似錦,就算要娶妻也會娶大家閨秀,再不濟也是小家碧玉,何必特意向我獻殷勤?我這身子,他娶我不可能,想納妾的話,咱們也不會答應,是不是?」阿嬌玩笑似的分析道。
孟氏笑不出來,蹙眉囑咐侄女:「他既沒有要娶你的心,往後你也少與他來往,有什麼難題跟姑母說,別再去找他了,免得被人發現你們倆曾經的事,影響你嫁人。我知道你現在不想嫁,但你才十九,往後的事誰說得清?」
阿嬌乖乖笑道:「嗯,我都聽姑母的,對了,姑父是不是快回來了?」
孟氏瞪她:「故意轉移話題是不是?」
阿嬌俏皮道:「才沒有,我是想姑父了,難道只許姑母、表弟表妹想嗎?」
孟氏看著侄女如花的笑臉,無奈地搖搖頭。
晌午孟氏母女在這邊用了飯,才打道回府。
阿嬌繼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