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雲中郡的咸陽名氣比秦帝國都城咸陽要小許多,除了生活在附近的百姓知道還有這麼一個地名以外,天下人知之甚少。
這個小縣之所以被大漢帝國定名為咸陽,只因為它的境內到處都是鹹水湖窪和鹽鹼地,老百姓吃的水中都有一股子鹹澀的滷味,所以得名。
同樣的,晉國境內朔方、五原等郡內有沙漠的地區,還有不少類似於咸陽縣的這種地質,在一些沙漠之中隱藏著一些小湖泊,湖水鹹澀難以飲用,被附近的遊牧百姓稱之為死湖。
自從三月份太傅大人決心大量生產精細的食鹽之後,這些原本籍籍無名,甚至是人們不願意呆的地方忽然熱鬧起來。藉助於黃河河道,有許多吃水較淺的木質明輪船栽著大量的工具和蜂窩煤球,逆著黃河而上,來到了咸陽附近,在這裡將大量的蜂窩煤爐、大大的陶甕以及許多圓柱形的蜂窩煤爐卸了下來。
按照趙興的指示,晉國發動去年第一屆科考取士中商學科礦產專業的官吏,對境內富含滷水和鹽礦的地區進行詳細的勘探記錄,形成一份指導晉國製鹽業發展的綜合報告。接到命令之後,這些官吏分頭行動,在晉國的各個方向上進行勘查,將個人認為具備開採儲量的價值的小型鹽池和淡水湖泊進行詳細的統計。
最終的資料顯示,咸陽縣附近的池鹽礦儲量豐富,分佈區域相對集中,氣候乾燥少雨,適合進行大規模的製鹽。於是便有了後來興師動眾的大量製鹽工具及材料的向北運輸。
根據趙興的記憶,後世的陝北地區有一座盛產高質量焦煤的東勝神府煤礦,經過這次礦產勘查,竟然也被礦產專業的官吏們發現了蹤跡。原來東勝神府是指由東勝、神木、府谷這三處地方相連而成的三角形地帶,也就是在上郡的最北端和西河郡的最西北端這一片區域。按照當時的地名,這個地區位於昔日南匈奴王庭所在的美稷、使匈奴中郎將府以及谷羅城這一帶。
返回來的小吏,有人帶著一些從當地的土層中挖掘出來的黑色煤石向趙興報告,引起了趙興的極大關注。對於這種儲量極大,目前只能作為高能燃料的礦產,只有趙興明白它的的戰略價值。在晉國鋼鐵廠不斷擴張和增產的背後,是對優質煤礦的的高度依賴。
第159卷 第1266節:明輪船橫空出世 (26)
可以說,沒有質量上乘的鋼鐵,就沒有晉國今日的強盛;而沒有幷州境內儲量豐富的煤礦(橫跨山西和陝西兩大產煤地區),就沒有大量的鋼鐵被生產出來。歸根結底,沒有煤礦,就沒有晉國遠遠領先其他各州的科技實力。
既然在這片大煤礦的北面不遠處就有鹽礦和鹽池,那就更加方便趙興當初設想的採用蜂窩煤爐煮鹽的方法,因為取之不竭的煤石便是煮鹽最為重要的保證。
考慮到咸陽周圍是黃軒、炎晟和堯興三族雜居的地區,想要隱瞞這三族秘密地在此處製鹽顯然不妥,所以趙興大大方方地將胡車兒、嚴曦(炎晟人吐奚的漢名)和烏蘭三位各族的代表邀請到晉陽城中,就在國相劉岱的親自主持下,秘密地召開了一次關於各族製鹽利益分配的會議。
胡車兒是趙興的大舅子、烏蘭是趙興兄弟媳婦、嚴曦是發過毒誓終生效忠趙興的頭領,這三人來開會主要不是跟趙興講條件,而是安安心心地聽趙興安排今後的工作。對於他們而言,壓根沒有擔心趙興會故意偏袒三族中的哪一家或者是漢人,因為趙興是三族和晉國漢人的共主,手心手背都是肉,肯定不能做一碗水端不平的事情。
最終趙興對未來四族共同參與制鹽之後所得的產量分配如下:漢族分得六成,人口最多的堯興族分得一成半,遭受雪災最為嚴重的炎晟族分得一成半,人數較少如今比較富裕的黃軒族分得一成。
對於這個分配方案,分得利潤最少的胡車兒第一個帶頭表示沒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