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是農民的人,所以沒有多收錢。張太平可是知道他們宰人有多厲害,要是城裡人的話,一個餅一碗米線就敢五塊十塊著問你要。
吃完早飯,眾人商量了一下行程,最後決定今天先去逛逛這裡的山山水水,然後再打探一下這裡的住宿標價情況,到了晚上或者是明天再去親身體驗一下這裡的溫泉。
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東峰山了,東峰山並不是什麼大山,高不過兩百米,在見慣了動輒就是千米高大山的山裡人面前,這純粹就是一個土包子。然而就是這土包子卻有著偌大的名聲,除了宣傳做的好還有他的歷史。這裡在以前是一處香火非常鼎盛的道觀,只是在文革的時候被破壞掉了,現在正在積極地修復當中。
這座山還有一個出名的原因,那就是它是一座死火上,湯峪的溫泉水就是從其底下冒出來的。
一座雕刻符文的石頭門立在山腳下,老村長看著從門下面穿過的石階說道:“我當時來的時候這裡還是坡路,所有常常有上山容易下山難的說法,上的時候只是費勁些,但是下山的時候就有點費心了,腳下的小石子滾動,再加上人身向下的衝勁,在山路上站都站不穩。”
眾人拾階而上,一塊塊青石鋪成的臺階延伸到半山腰的寺廟門前。
王老槍看著頭頂的南天門撇了撇嘴不屑地說道:“這要是叫做南天門,那麼太興山上大天梯之前的南天門又算做什麼?”
太興山上也有一座南天門,那座門上面並沒有這麼華麗的花紋,簡簡單單地幾塊巨石壘成,但是卻能被人牢牢記住,不是因為們本身,而是因為南天門後面的大天梯。
太興山上面的天梯抬頭望去一眼看不到盡頭,有時還會被雲霧籠罩住增添一份神秘,上面的臺階不知比這裡的多了幾十倍,真的能達到磨礪心智的作用。
上過那座天梯之人再來爬這座山自然會有類似王老槍同樣的感覺。
張太平笑了笑說道:“這裡自然是不能和太興山相比的,只不過說起名聲來,卻一點都不比太興山小。主要是來這裡遊玩的城裡人基本上都會到山上轉一圈。”
山不高,路也回頭望去塘子村的佈局盡收眼底,大樓林立,好些個別墅已經沿著山腳下建到了半山腳。再往前看便是整個湯峪川道,一直延伸到看不見的地方。這會兒還能生起點登高望遠的感覺。
再向西望去,與東峰山對峙的就是西峰山了,只不過西峰山沒有東峰山這麼出名,上面也沒有大型的寺廟,只有一座小小的土廟。東西兩峰之間便是聞名遐邇的湯峪湖了,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湖水盪漾,漂浮著成群的水鴨子,還有緩緩划動的遊船。從高處看下去朦朧之間卻多了一份靜謐感。
寺門的牌匾上是“東峰觀”三個字,寺門前的樹下坐著幾位正在閒聊品茶的道士。
另一棵稍遠點的大樹下面掛著一臺一米五高的大鐘,胖子剛想敲幾下的時候坐在那處喝茶閒聊的道士之中過來一個人說道:“一塊錢敲兩下,算是功德。”
胖子一愣,王老槍說道:“敲鐘還要錢呀?”
那道士對於他不善的語氣也不在意,平靜地說道:“道士也要吃飯,寺裡的香火也要用錢買不是?”
王老槍還待說什麼。被張太平拉住了,今天是來參觀的而不是理論的。
王芬芳在大鐘下面的功德箱裡面放了十塊錢,幾個人上去每人敲了兩下感覺感覺。尤其是張太平稍微使了點勁敲響的鐘聲,雖不如晨鐘那般能讓人警醒,但也響徹這片山域傳出去老遠。
進了寺廟全都是兩個女人在跪拜以及放香火錢,其他的幾個大男人只是隨便看看轉轉。每上一炷香站在旁邊的道士邊敲一下缶,清脆的聲音記錄著功德。
前面全都是道教的大賢,但是到了最後一排房子裡面供奉的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