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稅三十稅一。
新稅定下之後,李璟便請參會的這些刺史縣令還有司戶參軍事,以及那些列席的諮議、顧問、教授們一起給報紙、雜誌、週刊上寫文,讓他們讚揚新稅法。同時,李璟還派宣傳司的人組織說書、賣唱的等人,宣揚新稅法的具體情況。
六月初一,李璟治下十州加十五縣開始徵收夏稅,按照鎮**下稅務總局所核定的田畝以及丁銀等計算,丈量十州五十五縣之地,得田約一千萬畝。每畝額定稅三十文錢,相當於畝產一石三十稅一,畝稅三升三合,按市價四斤多米二十一文錢,加九文錢丁錢雜項等。這三十文錢已經包括丁錢和賦錢,同時免除了戶稅。分為夏、秋兩季交稅。
這個稅定的並不算高,整個十州的稅收才三十萬貫,對於這些百姓們來說,按地徵收,地多稅多,地少稅少。更關健的是,以前最讓百姓們害怕的瑤役差役已經沒有了。
稅務總局派下稅務員下到各州縣鄉下,與縣令吏員衙役等一起收稅。百姓們也不用再交糧,也不用再去拿糧換成鈔,擔心商人們故意壓價了。稅務總局只收鈔票,而且都是事先已經定好了,每畝三十文,按擁有田地繳納。
夏稅一直收到八月結束,之前百姓們可以將自己的糧食送到各縣糧管所和糧站出售。官府在夏收前已經統一定下了今夏各類糧食的收購價格,統一收購,付給鈔票。
官府根據每戶農民擁有的土地,會下達收購糧要求,每戶百姓需上繳的收購糧一般為留足所需口糧後剩下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可以自己留下,也可以繼續出售給糧管所,任由自便。
這些新的制度規定,宣傳司每天都會組織人下鄉宣傳,夏收一結束,各州各縣的百姓們都早已經對這些收稅收糧的事情一清二楚了!(未完待續……)
第618章 深謀遠慮
七月中旬,夏收夏種,收夏稅、購夏糧諸事都終於告一段落,各州縣官員們都鬆了一口氣。今年新稅制上臺,郡王整天往返奔走於州縣田地百姓家中,各州縣的官員又哪個敢安心躲在衙門裡避暑。
這段時間,郡王甚至把遼東修城築路的民夫還有協助防守的團結軍、鄉兵都輪替調回各地,幫助搶收搶種。
李璟十三日從齊州返回,到達黃河濟水沿岸,淄青交境的淄州高苑縣城。高苑和方面都十分良好,夏收夏種夏稅夏糧這幾件事情都已經辦好。高苑的縣令羅鄴與積州碧河縣令羅隱、安州海城縣縣令羅虯並稱江東三羅。羅隱最先投李璟,與司空圖等人合稱四賢。羅隱向李璟舉薦羅鄴,李璟見過後,親自請他出任高苑縣令一職。
李璟剛到高苑城時,才住進郵局,羅隱就已經帶著縣上的幾個官員,還有縣上駐軍鎮將王東也帶著部下的軍官們一身整齊戎裝趕來拜謁。
看到當初一同出村的十個少年中的王東帶領著一眾軍官前來,一身威武的鎧甲,英氣逼人的面孔上沒有半分昔日的稚嫩,嘴唇上的兩撇短鬚很是有些氣勢。看到這個同村的部下,李璟高興的笑著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上次看到李司馬傳來的公文,調你來高苑鎮軍中任鎮將,倒是許久沒見了,越長越有氣勢了。”
羅鄴站在一旁,對於李璟一上來就先與王東如此熱切,倒也沒有其它的想法。他早就知道。這位在高苑與他文武並駕的王東王鎮將。來頭不小。雖然眼下只是一員統領千人的鎮遏使。但卻是郡王的同村。而且還是當年郡王出村從軍時同行的那十個同伴之一。可以說,這些年一直跟隨著郡王的腳步前行。若論資歷,甚至能與郡王的幾位結義兄弟軍主們相比。
不過這位郡王同鄉一直比較低調,從沒聽他親自說過與郡王有關的事情。到來後,一心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