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已經是一個完全可以接受的結果了。
至於第二套方案,則完全就是一種很悲觀的作戰方式了。如果說第一套方案的核心是守荊州,甚至是在守住南郡的前提下多佔襄陽一郡的便宜的話。那麼第二套方案的核心,則就是守關羽了!
什麼是守關羽呢?意思就是字面上意思,就是守護好關羽,保證他不死在麥城。本來我研究這套方案初始的想法完全就是為以防萬一給關羽也給自己留一條退路。這套方案的核心很簡單,關羽不是難敵魏吳兩方的軍力只能退到麥城,最後又在突圍去上庸的路上只被東吳埋伏了五百人就丟了性命麼?那我就在那條路上早早埋伏下三千人,幹掉東吳的埋伏,將關羽護送到上庸甚至漢中就是了。雖然現在劉備還沒有攻取上庸,但我猜想曹操大軍一退,劉備平定上庸肯定是指日可待了。
我一直覺得,相比於丟掉荊州,關羽的死其實對劉備的刺激更大。原因很簡單,地盤丟了可以再打回來,可結義兄弟死了,拿劉備的話說,那就是:“縱有江山又何用?”
要是關羽不死,如果文武百官都死勸的話,加上龐統和法正現在都沒有死,我估計還是可以勸住劉備伐吳的,縱是勸不住,劉備也不會被怒火燒壞了腦袋,喪失一個主帥在戰場上該有的冷靜。那麼就算再出現一次夷陵之戰,只要有孔明和龐統他們兩人中的一人隨軍,就算陸遜真有絕世的才華,又搶先佔據了地利,誰勝誰負,也還是很難說了。
當然,有荊州總比丟荊州好,畢竟就算救了關羽,也意味著失去了荊州半州的軍力。可為什麼說兩套方案各有利弊呢?表面上明明是第一套方案更好,更能保護我方的利益,第二套方案損失的實在是太大,根本不應該是一個可考慮的方向。
可實際上,在我已經不再是那個只憑史書就覺得能掌控住三國的一切的我的時候,在見識了曹操為了攻取漢中居然動用三十萬大軍做攻取漢中的誘餌後,我承認我實在是被他的磅礴氣勢所震撼到了。
歷史上曹操在收復襄陽後便不再進軍,只讓東吳去對付關羽,是因為當時關羽已經陷入了絕地,他確信只憑東吳就可以讓關羽兵敗身死,他也可以將劉備的怒火全轉到孫權那裡。
可如果我真的幫關羽守住了荊州,或者說當南郡的守將是我,東吳已用重兵將我包圍卻急切難下時,為了大大削弱我方實力,那曹操會不會不再像歷史上那樣停軍觀望,而是死死地拖住甚至將關羽包圍在襄樊一帶,等南郡城破再放關羽突圍?
要是這樣的話,和近似於與兩大軍事集團死抗勝固然好敗則血本無歸的第一套方案相比,早做好退路,雖然損失掉荊州一地卻能將荊州的大部分將領和文官安全護送到蜀地的策略,反而顯得相對更好一些了。
當然,雖然有著對第一套方案的種種顧慮,可在見過馬良之後,在等待魯肅的箭枝送到的日子裡,雖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可我還是和絕大多數人所想的一樣,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第一套方案。
因為這畢竟是荊州!雖然我方如今只有一半,卻已足夠支撐近十萬士兵的物資供應!是孔明三分天下直指宛洛必不可少的一塊跳板!
我決定等魯肅的箭枝一送到我就先帶五千人去江邊駐防,要是關羽要調我去樊城我就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了我便去南郡取得控制權,將糜芳和城中原有的守軍趕到前線去增援關羽就是了。
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曹操援助樊城的動作比我想象的還要快,我還沒等等到魯肅的箭枝,卻先等到了關羽的軍令,並且手持軍令命我帶兵去樊城的,居然還是關平。 。。。。。。。。。。。。。。。。。。。。。。。。。。。。。。。。。。。。。。。。。。。。
魯肅臉上的紅光一閃而過,我將那七枚銅錢一枚一枚用右手的撿到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