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於平、靖二藩,加上名義上廣東綠營都是歸他這位總督大人提調,這才使得他有叫板平、靖二藩的底氣,當然,李率泰的皇親國戚身份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換作別的不是旗人出身,也沒有和愛新覺羅家沾家帶故的人來做這廣東總督,恐怕就事事唯二藩是首了。
明面上自李定國兵敗新會撤兵後,廣東大半便盡由清軍控制,明軍實際控制的區域只高州全部,廉州、雷州一部,另外隔海相望的瓊州也仍由明軍控制。在這些明軍控制區域內,活躍著大大小小數十股明軍(義師),人數多則數千,少則數百,甚至幾十,他們大多由南明朝廷委任的兩廣總督連城壁和大學士郭之奇指揮,戰鬥力相比李定國統帥的大西軍自然差得許多,比之清軍的綠營也弱得多。但這些人馬卻能始終堅持抗清,不管條件多麼艱難都堅持民族氣節絕不降清卻是難能可貴的。這一點,周士相也是承認並佩服的,否則當初也不會向外派出十幾撥使者,其目的就是為了聯絡這些抗清兵馬共守新會,以掀起廣東新一撥抗清高。潮。
和明軍控制區域相比,清軍控制的地盤自然大得多,不過地盤佔得越多。清軍的力量就越分散。
僅清軍牢牢控制的廣州府而言,其就下轄番禺縣、南海縣、順德縣、香山縣、新會縣、陽山縣、連山縣、東莞縣、新安縣、三水縣、增城縣、龍門縣、清遠縣、新寧縣、從化縣共十五縣,另外還轄一個散州連州。
以如今的局面,清軍必須在每縣都駐防營兵,否則哪怕只是幾十個鄉間農夫也可以瞬間讓一縣易幟,更休提那到處都是的土匪山盜。便是僅為治安計,清軍也要在各縣駐防,否則縣衙都不敢開門的。如此便是每縣駐上百人,單這些廣州府下轄縣就需要將近2000綠營兵來駐防。廣州尚且這樣,清軍控制的其餘府縣自然也好不了哪裡去。肇慶府、韶州府、南雄府、潮州府哪個不是下轄十數縣。這樣一算,清軍光是需要維持這些府縣治安的兵力就得達到近萬人,換言之,廣東清軍的一半被攤分在數萬平方公里之內!
廣東清軍總共不過兩萬餘人,一半卻被分散在各地,能夠動用的機動兵力只有數千,這自然就讓廣東清軍當局倍感頭疼。李定國兩攻廣東時,廣州的尚可喜、耿繼茂採取的應對辦法就是把那些分散於各地的營兵全部集中在廣州附近,然後憑藉堅城抵禦李定國大軍進攻。等李定國撤走。清軍再向蝗蟲一樣四散而下,重新控制那些被他們丟棄的地盤。
這一次,廣東清軍若想利用李定國大軍轉進貴州的機會徹底奪取廣東和廣西,那必然要抽調大軍西進。可是廣東清軍就這麼點人,他總不可能把駐防各地的清軍全部調走,因此只可能是以尚可喜和耿繼茂麾下的漢軍旗為主力,配以一部分綠營兵西進。如此才不會動搖廣東清軍的根本所在。
問題來了,若尚可喜和耿繼茂真想趁機西進,那麼他們現在能夠抽取的兵力只能是包圍新會的清軍。
清軍兩次強攻新會失敗。僅丟棄的屍體就多達三千餘具,其後為完成包圍圈,尚可喜又從各地大量抽調兵馬,結合對廣東清軍兵力的分析,周士相有理由相信新會城外這些清軍就是尚可喜、耿繼茂、李率泰所能抽調的極限了。
想西進,就得自己把包圍圈解了,不然沒那麼多兵力西進,可解了包圍圈,又得擔心太平軍會不會趁機四出,把廣州一帶攪得天翻地覆。周士相可敢奢望尚可喜這等打了幾十年仗的老手會犯白痴錯誤,所以他認為尚可喜如果真想西進又不想讓太平軍突圍而出,那他肯定不會全部抽走圍城兵馬,只會調走其中漢軍兵馬,又或是再次強攻,不惜人命拿下新會,徹底拔掉這根釘子,又或是會使什麼瞞天過海計策,用些民夫青壯充塞營中,暗裡卻將精銳調走,以此迷惑太平軍不敢輕舉妄動。
總之,不論尚可喜打算究竟是什麼,太平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