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以及破城之後的巷戰。如果只是以破城為目的。此戰難度並不大。
因為有足夠的內應。
任何堅城,只要有內應,要想守住就近乎不可能。
“不過兒臣明年的計劃卻是先收巴蜀和秦晉,鞏固三邊。”朱慈烺邊走邊道:“如今我大明就像是座四面透風的屋子。所以兒臣想將牆壁先補好,最後再關上門。將趁機潛進來的老鼠打死在屋裡。”
“這是說……”
“先鎖死三邊三關,不使其北逃。然後鎖住山海關,不使其東竄。大軍從南壓過去,殲滅東虜主力,徹底解決遼患。”朱慈烺道:“所以這整個佈置大約會用一年光陰,再編練出五萬精兵,就可實施了。”
崇禎是個很容易被熱血藍圖打動的人。
袁崇煥的五年平遼對策,在天啟帝看來是“臆想”,在崇禎看來卻是能臣。甚至於袁崇煥被下獄之後,崇禎還想著要用“袁蠻子”復遼,只是被朝臣頂了回去。
聽兒子說得如此激昂,大有畢其功於一役的味道。時限上也只是一年,比之五年平遼更為誘人。這讓崇禎如何能夠不為這個方略傾倒?
“不過這是最好的計劃,實際上卻未必能做到。”沒想到崇禎臉上的亢奮還沒散去,朱慈烺自己就開始潑冷水拆臺了。
“東虜如果有點見識,看到我用兵西北,就該想到此乃關門打狗之策。到時候他們十萬餘人逃出關外,我軍也是擋不住的。”朱慈烺道:“再有,若是東虜被逼得狗急跳牆,以京師百姓為人質,要來個玉石俱焚,我軍也只能放他們一條生路。”
——京師還有數十萬難民,如果真的不顧他們死活,自己還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崇禎心中暗道,微微頜首。
——北京從元大都至今,本身就是個古董。要是就這麼被東虜一把火燒了,豈不成了大明的圓明園?
朱慈烺想到這點,又覺得以滿洲人的尿性有很大可能會做這種事,不免又有些憂慮。
“最後還有,”朱慈烺道,“若是東虜舉族投降呢?這怎麼辦?”
崇禎還沒想到有這個選項,細細一想,卻比玉石俱焚更讓人頭疼和糾結。
大明立國之初。喊的口號是“日月重開大宋天”,行的卻是帶有蒙元色彩、漢唐宋三朝摻雜的華夏制度,最後再加上朱氏民本主義作為綱領,最終造就出歷史上延續二百七十八年的大明皇朝。
大明作為一個有鮮明烙印的皇朝,本身就具有自己的價值觀。雖然從秦始皇開始,官場上就充斥著各種無底線和沒節操。但在明面上必須有一層遮羞布,否則下民的信仰崩塌,誰都靠厚黑、拳頭吃飯,這世道還成什麼樣?豈不是成了亂世!
按照大明的價值觀,講究的是“佈施仁義,平四方,撫四夷”,而非“佈施暴力,殺四方。屠四夷”。雖然落實到實際上情況可能並無不同,但在桌面上必須做得偉大光明正義。
如果東虜真的舉族投降,那麼大明只能舉行一場獻俘儀式,誅殺首惡,然後將其他人送出關外,讓他們繼續在大明治下——實際上是自治狀態——好好過日子。
或許十年、二十年內,這些人會對大明懷有懼意,做個順民。當這份記憶漸漸淡去。他們又會回覆到搶西邊的時代,最終再次做起入主中原的美夢。
弱則蟄伏。強則侵犯,這是華夏所有“邊患”的死迴圈,誰都無法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
“你可有何對策?”崇禎問道。
朱慈烺點了點頭,道:“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說明東虜內部肯定有一次內訌,否則他們也交不出首惡來頂罪。既然有內訌。倒是可以試試將他們加以分化,送回北方去。”
“他們若是再來,豈不是又生出一場遼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