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的鐵路上待了很久,久到了和娜塔莉。列辛斯卡雅都混成了朋友的地步。
和上一次從普斯科夫前往莫斯科不同,這次火車不是直達,而是走走停停。前方總是在出故障,不是鐵路出了毛病,就是火車出了故障。
“存在反革命暗害活動!”娜塔莉。列辛斯卡雅遇到這種情況時,都會義憤填膺地對赫斯曼說。“在鐵路上工作的工程師大多對蘇維埃政府不滿,一有機會就會搞破壞。”
那是因為你們的火車總是在超載!赫斯曼當然知道俄國鐵路總是出毛病的原因。在積極促進公司的工程師撤離俄國之前,他就得到過報告:布林什維克的鐵路人民委員會下達命令,要求鐵路車輛突破規定的上限,儘可能多搭載貨物,而且也很少保養和維修。
這是因為戰爭和管理不善,造成了火車頭、車皮和鐵軌的損失和破壞都非常嚴重。而且俄國的重工業也在內戰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沒有能力去修復鐵路和補充鐵路機車的損失。於是就只能引鴆止渴,用超載來勉強維持運輸。
這種引鴆止渴的方式,並不只存在於鐵路部門,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布林什維克接手的本來就是一個崩潰的國家,經歷了數年的世界大戰,因為無法維持戰爭而爆發革命,結果陷入了一場更加殘酷的內戰。而布林什維克贏得內戰的方式,就是用盡一切方法將轄區內剩餘的戰爭潛力一點不剩全都壓榨出來。哪怕這樣做的後果將會嚴重損害俄國未來的生產力。
因為害怕戰爭,結果陷入了更加殘酷的內戰。因為想要解放生產力,結果讓生產力水平嚴重倒退。這就是現在的俄國!
而布林什維克採取的各種“激發潛力”的方法中,最有害的大概要屬“餘糧徵集制”了——農民必須要把口糧和種糧之外所有收穫都無償上交。
這樣的政策,自然得不到農民的擁護,而為了執行又組織了機關槍徵糧隊,以強迫農民交出糧食,結果自然是農民沒有了種地的積極性。
在火車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故而停下來的時候,赫斯曼都會下車,和娜塔莉一起在附近散步,藉機觀察俄國農村的情況。他還拿著一架徠卡行動式照相機到處拍攝,有時候會給娜塔莉拍上幾張,不過大部分時候他都在拍攝拋荒的土地、殘破無人的村莊或是在捱餓和乞討的俄國農民。
到了莫斯科,在等候列寧接見之前,他還在拍攝。商店裡空空如也的貨架,排著長隊購買配給土豆和黑麵包的市民,還有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關門歇業的工廠都是他拍攝的目標。
這些照片不是準備拿回德國發表在雜誌上的,而是準備送給列寧同志觀看的。
“費拉基米爾。伊里奇,這是給你的,我想你在《真理報》上看不到這些。”
列寧應該早就知道赫斯曼在拍攝蘇俄不好的一面,不過他並沒有讓人去阻止——赫斯曼不是那種打著記者名義進入蘇俄的外國間諜,他就是個德軍高階情報人員!布林什維克雖然不知道他是史塔西的“將軍”,但還是知道他是德**情處的處長。
既然把這樣的人物當成貴賓請來,還怕他拍攝“不大好看”的照片?
不過列寧卻沒有想到赫斯曼會把這些照片拿給自己來看,就在克里姆林宮接見的時候。
參加會見的人,包括柯倫泰、克列斯廷斯基(他是財政人民委員,新近選出的五大佬之一)和拉科夫斯基都有些尷尬。但是列寧並沒有不悅,而是接過照片,一張張很仔細地看著。
“情況很不好,《真理報》上雖然沒有這些,但是我還是知道困難的。”列寧的語氣聽上去很沉重,但是很快又說,“不過這是暫時的困難,因為戰爭造成的,一旦我們打敗了白衛軍,情況會很快好起來。”
“不會很快的,費拉基米爾。伊里奇,”赫斯曼坐在一張很大很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