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可以隨時避開洪水的襲擊,他們可以象鳥一樣了無障礙地飛翔於藍天,可以象鷹鷲一樣強悍兇猛,但對於到處存在與他們為伴的蛇擺脫不了只能求告於他們。
鳥與蛇崇拜是全球通行的圖騰,不是中國獨有的,有人可能說這是巧合,但最集中於這2種動物卻不能說是一種巧合,應該懷疑同源。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人類起源於海洋假說
大約公元前2000年的一塊中東泥板上記載著世界產生的過程:“最初沒有蘆葦,沒有樹,沒有房屋,沒有城市,到處都是海洋。”這說明,當人類有記憶的時候他們所知道的就是“海洋”。後來陸地才慢慢顯示出來,給人們以存身之地。實際上這可能是文明開蒙之後人類具有語言之後的最早記憶,其主要特徵是:到處都是汪洋海水。
我們發現,不僅人類喜歡沿河流而生存,而且考古顯示最早的人類也非常喜歡沿海而居,甚至離開海就不行。比如以上兩幅地圖就顯示出人類在追著“海岸線”發展,只要有足夠立腳的丘陵與島嶼,他們就會迅速移居過去。所以我們確實很容易猜想:古人類是不是屬於海洋動物?我甚至想猜測他們是兩棲動物,當然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兩棲動物”,我的意思是,很可能在遠古時期人類對於水的親近以及對水的把握能力遠遠在我們想象之外,反而是後來他們與水親近的能力才退化了。起碼從解剖學上看人類曾經與水親近並不讓人意外。
也有人把人類的起源解釋為海上。20世紀中期英國人類學教授愛利斯特·哈代爵士認為:距今400萬年至800萬年前這一時期的人類祖先並不生活在陸地上,而是生活在海中,這裡存在一個化石的空白期。在人類進化的歷史中,存在著幾百萬年的水生海猿階段。大約在400萬年至800萬年前,非洲東部和北部曾經有大片地區被海水淹沒,海水分隔了生活在那兒的古猿群,迫使其中一部分下海生活,進化成為“海猿”。幾百萬年後,海水退卻,已經適應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陸地,他們就是人類的祖先。
這個“海猿”假說同時也是“人類起源於非洲”的最早學說。
“海猿說”也有豐富的論據:
第一, 人的身體表面裸露無毛,卻有皮下脂肪,這與靈長類動物大大不同,光潔無毛的身體與豐富的皮下脂肪更適宜在較冷的海水中生活並保持體溫。
第二, 人體無法調節對鹽的需求,而且要“出汗”來調節體溫,這是“浪費”鹽分的,而靈長類動物卻不需要靠出汗調節體溫,反而具有對鹽攝入量的控制與渴求的機制。這說明人類是從鹽分豐富的海洋中來。
第三, 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都不是游泳能手。
2002年一位叫米高爾·奧登的法國醫學家提出了更加離奇的新觀點:人類和海豚的親緣關係超過猿猴,人類的祖先是海豚。其論據是:
第一,人類本性親水、猿猴厭惡水,這是最明顯的分水嶺。人的嬰兒一出生就有游泳的本能,而且人的脊柱可以彎曲,適宜水中運動,而猿猴的脊柱是不能後伸的。
第二,人的軀體和海洋哺乳動物一樣光滑,頭部卻長滿濃密的頭髮。
第四, 人類能以含有鹽分的淚液表達感情,有趣的是,海豚也會流淚。
第五, 人類喜歡吃魚、蝦與海藻,猿猴卻不喜歡。
假如說這些牽涉到人類起源的理論還比較空洞和難以把握的話,那麼考古遺址的分佈已經很清晰地表明瞭這樣一個事實:遠古人類並不象我們曾經推測的那樣因為沒有高科技大船的出現而畏難於海,相反,他們與海異乎尋常地親近!這個道理可能就象遠古並沒有天文科學但是人人卻瞭解星空一樣 。很可能古人使用簡單的航海工具做出了許多我們今天無法現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