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竭玩命地喑啞。莫非我的血液氣質真的很民歌?我不知道……
種種跡象讓我認定民歌是內心的一種情結,那它肯定從遙遠的過去就植入了我體內,並形成慣性,長時間地釋放能量,這種因為先入為主凝固成的淵源,註定要到童年去尋根了。
兒時流行歌曲相當少,每天放學回家廣播裡放的就是民歌。兒時電視節目也不豐富,各種綜藝晚會中,民歌一定是主打節目。彭麗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鄉親》、《白髮親孃》,董文華的《長城長》、《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風采》、《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曲曲都在我記憶的玻璃板上反反覆覆地雕刻著,留下一道道美麗的花紋。當時過生日還特興到電視臺點歌,彭、董的民歌也是必選曲目。而且單位、學校、機關開各種大會小會之前的準備工作都是放各種各樣的民歌。爸爸媽媽全部是文藝愛好者,彭、董這些名字最初便從他們嘴裡獲知。這一切都成了非常美好的兒時印跡,點點滴滴的細節雖然沒有被自己刻意拿捏著,但它們像一群美麗的天使,悄悄地、深深地打入了我的潛意識,無論經歷多長時間,都不會流失掉,反而經常被喚醒、被強化,從記憶的閘門縫裡溜出來愉悅我的心情。
華姨,生日快樂(2)
我對董文華的印象比彭麗媛還要深一些,其一是因為念小學、初中時,爸爸的司機周叔叔是董文華的超級粉絲,他認為自己的妻子長相酷似董文華,逢人便誇董文華長得漂亮,等於在誇她妻子。只要他帶我去兜風,車子狹小的空間內,就容不得其他歌手的聲音,全都是董文華的歌曲來回翻滾。久而久之,當時董文華專輯範圍內每一首歌的旋律我都特別熟悉。其二,董文華是我見過的演出服最統一的演員,她15歲入伍,是名副其實的軍人,因而對軍裝情有獨鍾,最常穿的演出服就是軍裝。每次演出,那一身颯爽戎裝就是她的一塊“金字招牌”。
這個年代特別流行懷舊,流行經典,於是董文華和她的歌、她的形象,如同電視劇《西遊記》、《小龍人》、《機器貓》一樣成為我以及與我有同樣經歷之人的集體回憶。與其說我有民歌情結,還不如說我有很深的董文華情結。
四
送走了彭麗媛後,我開始策劃邀請董文華老師到新浪來上節目,毫不避諱地說就是滿足我懷舊的私心。我根本不相信外界所謂“董文華銷聲匿跡”的傳說,這個世界上,誰也不是孤家寡人,都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和交際圈子,只要稍稍求證,便可粗略地獲悉一個人的動態。況且據我所知,這幾年中,儘管董文華老師在媒體面前公開亮相的頻率確實少了,但她依舊是總政歌舞團最有威望,最有號召力的獨唱演員,仍在不斷地發展自己的演藝事業。可總有那麼一些聽風得雨的無端揣測、虛假爆料如影隨形,離譜的程度簡直令人瞠目結舌。當然,這是無法避免的。
我認識董文華的一個朋友,在我表示了對董老師的最大尊敬和誠意之後,她終於答應幫忙聯絡一下。可董老師總政歌舞團的工作非常繁忙,不停地下部隊慰問演出,中途還錄製了兩盤新專輯,又因勞累過度到南方休養,所以節目一推再推。我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她的康復,等待的過程中,我越來越體會到董老師作為一個演員的艱辛和不易。明星,並不是一味地享受光環的。
後來,我跟她本人單獨接洽上了,從此一通百通,一切順利。我親自做了一份詳細的採訪提綱傳真給她,我們還連夜通了電話,商討細節,修改流程,聊得非常深入,一直持續到凌晨。
訪談前漫長的兩個月準備工作中,我親身體驗了很多事情,接觸了很多人,感覺最深的便是一切相關人員,她的丈夫、姐姐、經紀人、朋友包括她本人,都是那麼友好、那麼謙虛、那麼有涵養。這讓我打心眼兒裡特舒服,也是我一直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