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解不了近渴。”
“從整體上看,財政收入不可能短期內出現快速增加,在這個階段就得從基礎做起……”
一般兩般的人不太可能混進國資委的,國資委的主要領導開始爭論,其他同志也忍不住加入了戰團,整個討論越來越熱絡。
“……投資增長的這麼快,如果還是以這樣的速度增加投資,財政就敢枯竭……”
“那不叫枯竭,那只是叫做赤字……”
“這不是財政部的工作麼,我們總不能連財政部的工作都給搶過來啊”
“財政部又不會屙金尿銀,”
“我們承擔著國有資產的管理,我們就得把國有資產給盡力運作好!”
“增加基礎投資是國有資產管理,把現在的資產給運作好也是國有資產管理,都是一回事……”
“這根本不是一回事,你看這價格,能是一回事麼……”
國資委近期工作其實沒有那麼忙,畢竟什麼是國有資產,國資委這個新單位怎麼管理已有的資產,這個對接工作進行的不夠快。畢竟能勒令地方乖乖的把國有資產管理權交出來可不是容易事。須得國務院權力配合。因為韋澤不在,總理畢慶山的號召力以及執行力明顯沒有韋澤的力度。
外部問題如此難纏,內部的解決思路自然會有很多。各種討論從具體到方向,又從方向到理論。攘外必先安內,反正現在事情已經如此糾結,國資委工作人員在龐聰聰的要求下,把《資本論》以及韋澤按照21世紀政治課上學過之後又寫出的《資本論第一卷導讀》拿出來學習。
不得不說,身為大學問家的馬叔的書的確掀開了蒙在資本營運上的迷霧。韋澤那個導讀也真的是起到了作用。讓中國這幫連資本概念都沒有的同志們自學習資本論,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有了導讀之後就有了綱領。
兩個禮拜之後,國資委居然拿出了一個共識檔案。檔案開頭引用了韋澤三個經濟週期的看法,既科技發展週期,產業投資週期,產品的認同週期。這三個週期無關資本主義或者**,是後世經濟學家們對經濟波動比較認同的一個解釋。
國資委認為現階段最緊迫的問題,是國家到底能夠在多久的時間內忍受大量投資帶來的沉重壓力。大家覺得短期內最佳解決辦法就是在產力發展上有重大突破。也就是那個動輒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上千年的科技發展週期能夠人為縮短。如果科技方面的突破能夠帶動生產力方面的突破,未來三到五年之內的沉重壓力就能得到全面緩解。
這個結論是很容易得出,只要真的懂點經濟,有過一定程度的社會管理實踐,大家就知道現在中國生產力某種意義上到了一個“枯竭”的地步。這些年土改其實頗有用處,對海外移民減少了內部土地壓力,除了遭到國家全面打擊的地主士紳階層之外,人民都分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土地。法律又不允許土地買賣,人民都有心思想靠種地來發家致富的。
但這種事情靠想是沒用,新政府的鋼鐵業能夠爆炸性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鐵農具在農村的全面普及。包括橡膠鞋的普及,再加上婦女解放,嚴謹裹腳,生產力的確在很短時間裡面就被大量釋放出來。
人的心氣可以無比的高,然而人力卻不是可以無限制壓榨的。過去十幾年中的這一波生產力的解放把中國上億人口的生產力釋放一空,即便是蒸汽機的出現讓大規模灌溉變成了可行的現實,可這一波的生產力發展也真的到了頂峰。龐聰聰經常去珠三角視察,經過大量實地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