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很多日本人都會去那裡旅行,那裡也是流浪藝人的聚居地,碰到流浪藝人並不稀奇。
而每一群流浪藝人中總有年紀小的藝伎,她們鮮活而美好,讓人禁不住生出憐愛之心。
自己的遭遇和其他無數人的遭遇一樣,沒什麼出奇,只是有些人過後就忘掉了。有些人卻念念不忘,寫成了文字。記錄下來。
一時間,川端康城覺得自己和這位素未謀面的村上春術先生可以引為知己。
他們是同樣心思細膩而敏感的人。是同樣熱愛美好事物的人,他有了認識這人的衝動。
金東光看到川端康城發愣,便推了他一把,詢問緣由,兩人是很好的朋友。
川端康城笑了笑,沒有說什麼,這種奇妙的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出來怕也沒有人相信,不如藏在心底。
他把這本《雪國》遞給金東光。金東光同樣是日本新銳的作家。
此刻川端康城急切的想知道這些書籍的來歷,這本《雪國》的作者在哪裡?
他向警察本部的工作人員打聽,得到的訊息卻是這些書籍是中國那邊捐助過來的,工作人員還抱怨說捐助什麼不好,偏偏捐助這些沒用的東西。
因為災民很多,不少地方發生哄搶事件,所以救災物資大多存放在警察本部,需要的時候再搬運出去。
對於這些書籍,警察們不知道如何處理。只能暫時堆放在那裡,等待命令。
或許還需要文化部門的審查,誰知道里面有沒有不健康的書籍,他們也不精通中文。
川端康城想了想。那本《雪國》應該是生活在中國的日本僑民所寫,這些書籍不應該被堆放在這裡被隨意踐踏。
他和另外兩人商議,應該儘快把這批書籍送到大學或者圖書館。
至於審查的問題。這個時候的文化部門恐怕是顧不上,只能一切從簡了。找一位精通漢語的專家來鑑別一下就是了。
在日本,精通漢語的學者不少。很多日本人都會一些漢語。
此時,川端康城和金東光在日本文壇剛剛出頭,而芥川龍之界已經是成名作家了。
芥川龍之界生於1892年,在1915年寫出了後來享譽世界的《竹林下》,不過那時他還是個無名青年,到1919年才開始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
1921年,他被大阪每日新聞社以海外觀察員的身份派往中國。
在中國,他從上海出發,一路遊覽了杭州、蘇州、揚州、南京和蕪湖,然後溯江而上至漢口,遊洞庭,訪長沙,經鄭州、洛陽、龍門前往北京。
他非常瞭解中國文學,尤其喜歡《水滸傳》和《西遊記》。
由他出面,向日本文化部發出申請,代為處理這批由中國運送來的書籍。
幾日後,日本文化部才有了回信,並派了一位專員負責此事。
後來,這批書籍被分別送入日本各大學和圖書館收藏,其中一些宣傳革命和思想不健康的書籍被查收和焚燬。
川端康城拿走了《雪國》,回到東京仔細閱讀。
對於《伊豆的舞女》他有一種熟悉的親切感,對於《雪國》他就只有深深的歎服了。
他覺得這種融合了日本傳統文學和西方文學的作品具有極為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時的日本文壇,以芥川龍之界為代表的“新思潮派”大行其道。
新思潮派認為文學作品可以虛構,強調題材的多樣性,並且十分講究寫作技巧,注重藝術形式的完美。
這個流派表現了本世紀初日本小資產階級不滿現實而又苦於無出路的心情。
川端康城此刻也是“新思潮派”的追隨者,但他又不滿於這種寫作方式,想要有所創新,《雪國》給了他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