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1974年10月17日,許冠文主演的邵氏製作《聲色犬馬》剛下片不到一個半月,他為嘉禾拍攝的《鬼馬雙星》便隆重上映。該片針對香港市民的普遍好賭心理,以本土粵語俚言編織笑料,既揣摩觀眾口味,又兼具諷刺批判意識,自然深受歡迎。《鬼馬雙星》本埠票房最終竟達到625萬,超過李小龍影片及邵氏的《七十二家房客》!至1981年,許冠文為嘉禾製作了《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摩登保鏢》等五部作品,全部奪得當年度票房冠軍,其中《鬼馬雙星》、《半斤八兩》和《摩登保鏢》還先後創下三次香港開埠以來最賣座電影紀錄,同時打入日本、加拿大等國電影市場,若論風頭之勁,當年無人能及。同時許氏喜劇更成功令苟延殘喘的粵語片重新煥發生機,併為嘉禾日後稱雄香港影壇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金龍加盟興嘉禾 進軍國際各顯威

現在看來,縱然邵逸夫聞知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創下空前票房紀錄後,一度後悔莫及,更被影界同仁嘲笑為“捉到鹿卻不懂脫角”,但如若細究他頻頻失策的緣由,其實與邵氏歷來奉行的大片場制度大有關聯。原來該公司不僅要求演員及導演籤一年至數年的“包身約”,期間不能到外面接戲,而且對員工的工資水平有所限制,創作及拍攝權亦主要集中在邵逸夫等少數高層手中。如此種種,的確很難網羅或留住李小龍、許冠文這些需要平等獨立的天王巨星。

相比之下,鄒文懷則施行獨立製片的制度,他將與演員的僱傭關係改成合作關係,電影利潤亦與演員分賬。更有甚者,嘉禾還建立了衛星公司包拍的外判制,資助有票房保證的電影人公司拍片,李小龍的“協和”、許冠文的“許氏”,日後洪金寶的“寶禾”、成龍的“威禾”,皆是嘉禾的衛星公司。他們在擁有決策權的同時,並享有很大程度的創作自由,但劇本、財政預算及拍攝進度仍受母公司的監督。這樣一來,自然網羅了大批票房紅星及優秀電影創作人,至20世紀80年代初期,嘉禾影業發展迅速,公司實力儼然已可與邵氏並肩。

其實在70年代中期,嘉禾雖有許氏兄弟的鬼馬喜劇屢創票房紀錄,但公司製作的其他影片卻反響平平。反觀邵氏可謂人才濟濟,票房佳作無數:李翰祥的風月笑片,張徹、劉家良的南派功夫片,楚原、唐佳的古龍武俠片,桂治洪的偏詭邪殺片;加之姜大衛、狄龍、傅聲、陳觀泰等一眾當紅明星皆是賣座保證,較之嘉禾只有許冠文一枝獨秀,自然更具超強實力的大公司風範。

所幸鄒文懷的高明用人政策很快發生效力,從邵氏過檔嘉禾的吳宇森在執導《鐵漢柔情》、《少林門》等功夫片票房失利後,緊隨許氏兄弟,轉攻鬼馬喜劇,《發錢寒》、《大煞星與小妹頭》、《錢作怪》先後榮登當年度香港十大賣座影片之列。不過,若說真正令嘉禾迅速躋身國際知名電影公司,並對其日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卻是洪金寶與成龍這對師兄弟。

早在李小龍時期,洪金寶與成龍便開始為嘉禾打工,只不過當年兩人還僅是替身武師。洪金寶成名較早,1974年已是圈內小有名氣的武術指導,同時亦致力於幕前演出。1977年,洪金寶自導自演了嘉禾投資的民初功夫片《三德和尚與舂米六》,一舉成為香港功夫喜劇潮流的代表人物。之後的《贊先生與找錢華》、《林世榮》、《雜家小子》同樣深受歡迎。至於成龍,雖然在1976年吳宇森的《少林門》中便是嘉禾力捧新人,可惜表現差強人意,未受公司重視。同年轉到名導演羅維的公司,拍了《少林木人巷》、《風雨雙流星》等功夫武俠片,票房反響依舊平平。待到1978年,吳思遠向羅維借成龍拍袁和平執導的《蛇形刁手》及《醉拳》,由於該片靈活巧妙的雜耍功夫,簡直就是為成龍量身訂做,加之形象諧趣討巧,自然受到觀眾熱烈

最新小說: 玩三國志戰略版,分幣不充 神話再臨:我獲得了燭龍血脈 都重生了,還讓我從頭開始 一天不打仗朕就渾身難受 NBA:穿越神醫變教練帶飛姚明 鬥羅:日月雨浩,不做唐三女婿 學生議事錄 讓你當王者陪玩,竟把校花泡了? 縱橫率土從獲得神豪系統開始 網遊之劍界 鬥羅之霍雨浩知道了劇情 木葉:來自宇智波的靈魂之王 鬼滅:開局抽到了流刃若火 東京:開局撿到隔壁大姐姐 從繼承永生仙王衣缽開始縱橫諸天 聖鬥士:這個雙子座有點兒坑 艾澤拉斯的黑科技網咖 神話!我,冥王哈迪斯! 網王:這個球員背靠正義 不是,她無限回血,你打她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