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蜀吃了定心丸,又道:「楚哥兒,你說這恩科選出來的進士是不是也要朝考進翰林院?」
「這是自然。」
趙蜀蔫了:「翰林院庶吉士位置就那麼些,恩正兩科朝考的庶吉士齊聚翰林院,那三年後的散館我又能身置何方?」
盛言楚:「你不會三年後才散館的。」
趙蜀:「?」
「先帝當年登基也開了恩科。」
盛言楚歇筆抬頭看著趙蜀,溫和地笑笑:「當年恩正兩科朝考走出來的庶吉士分了兩批,如若不出意外,趙兄差不多在明年年底就要散館。」
「這麼快?」趙蜀霍的坐下來,憂心道:「才熟悉翰林院就要散館,這散館後我留在翰林院的機會豈非渺茫?」
庶吉士太多,在翰林院呆得時間又過短,很難出人頭地。
盛言楚:「這事不好說,端看趙兄在翰林院的表現了。」
趙蜀的確運氣不好,競爭對手一多起來,想留館的可能性就相對的少了,但世事無常,誰又能猜到一年後的事態發展會如何呢?
-
一年後的事暫且擱置不談,就拿五月間的恩科鄉試來說,才風風火火的結束,便有書生敲登聞鼓伸冤,不是狀告夾帶,也不是指認哪位出題官收取賄賂,而是指出京城鄉試考卷中有兩題和正科鄉試題大同小異。
兩道幾乎一模一樣的題目出在鄉試卷中,於那些去年鄉試落榜的秀才們來說,就是佔了大便宜,故而一群去年沒下場鄉試的秀才們大呼不公平。
盛言楚作為鄉試出題官之一,收到狀子後,立馬著人打聽是哪兩道題,待看到題目,盛言楚頓時鬆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不是我出的那兩道。」
他被秦庭追委以重任,要出的題目正好是兩道,但他沒有參與正科鄉試的出題,因時間緊,故而沒有仔細去鑽研正科鄉試的題目。
出完兩道題後,其實他有思考過會不會出現撞題的局面,但秦庭追那邊沒有駁退他的題目,想來就沒有問題,沒想到還是出了事。
書生狀告的那兩道題是一德高望重的老臣出的,就改了題中幾處問答,其核心沒變,難怪有不少書生覺得不公平。
新帝才登基,恩科是寶乾帝上位後頒布的第一道聖旨,此事不僅僅關乎科舉公允事宜,還涉及新帝的臉面,為此,寶乾帝將盛言楚等出題官喚到京兆府衙門一一審問。
出那兩道題的老臣是三朝元老,服侍過太宗皇帝,又是先帝手下的重臣,這次恩科後,老臣本該榮休歸鄉,基於此,寶乾帝當然不能在登基之後就懲治這位老臣。
但不給那些喊不公的秀才們一個交代也不行,群臣思來想去後,做出決定:那兩道題統一不批閱。
遞狀子的秀才們高呼萬歲,老臣也淚流滿面的叩謝皇帝大恩。
驚堂木一響,此事兩全其美的落幕。
退堂前,盛言楚提議:「皇上,此等撞題一事臣倒有一個法子可以一勞永逸。」
恩科並非只有新皇登基時才會有,皇帝娶妻、冊封太子、捷報歸來或者皇家人整數大壽時,朝廷都會開設盛典施恩天下,為避免這等倉促撞題事故再發生,盛言楚覺得有必要做出另外的打算。
寶乾帝笑問有什麼法子。
盛言楚揚眉高聲道:「每年科考皆出兩套考卷,分為甲卷、乙卷,一來可以應付突如其來的恩科。」
「科考到底是用哪一套考卷,不到臨考前誰也不知,包括出題考官,到時候擲骰子做決定,這樣還可以有效的減少考官洩題事件發生。」
「若這樣還不成,那就在科考到來之前出不定數題目做題庫,臨近科考前,再從中篩選一些作為科考題,剩下的則封存起來,作為恩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