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等同的,只不過兩者的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消費者剩餘”作為一種額外的效用,只是一種心理感覺,是一種福利感或滿足感。然而正是這種滿足感或福利感,對消費者來說,如同亞當·斯密所說的 “看不見的手”一樣,左右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從而影響著市場上的需求。
事實上,不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在現實的買賣行為中都存在著這樣兩種價格:一是由收入和偏好決定的消費者價格;二是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市場價格。前者遵循著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而後者則遵循著供求規律;前者之和體現了消費者獲得的效用之和的總量(對同一物品的購買),後者則體現了消費為獲得一定的效用總量所實際支付的貨幣總量。消費者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差,就是體現消費者滿足感或福利感的“消費者剩餘”。
因此,當消費者以低於消費者價格購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時,心裡會很舒服,有一種划算的感覺,甚至有一種佔了便宜的竊喜。當這種便宜感很大、很強烈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完全可能再繼續下去,直至購買到這種“便宜感”減弱、消失為止。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對價格變得便宜的商品自然多買的原因所在。當我們明白了消費者價格和市場價格之間的關係後,我們就可以解釋虛假廣告和不法商家僱傭“託”來害人的“原理”,
我們在理解“消費者剩餘”時應該注意,消費者剩餘並不是實際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種心理感覺;生活必需品的消費者剩餘大。因為消費者對此類物品的效用評價高,願意付出的價格也高,但此類物品的市場價格一般並不高。
資訊的不對稱—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1)
大家對“自相矛盾”這個寓言想必都很熟悉,該寓言出自《韓非子·難一》,講的是古時候楚國的一個人,一手拿著矛,一手拿著盾在街上叫賣。這時有人問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結果是怎樣?問得這個人啞口無言。
現在,在手機普及的資訊社會,手機更新速度之快,手機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因此有些商家利用各種價格策略,賣出“便宜”的商品。如在手機賣場裡,有些售貨員人手拿著昂貴的3G手機,但嘴裡還吆喝著手機價格便宜,這就是廠商的尷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
(1)媒體。一款新的3G手機在還沒有上市之前,媒體就鋪天蓋地開始報道了。並且有“XX評測報告”、“XX心機體驗實錄”,圖文並茂。這時候,一款功能齊全、令人嚮往的3G手機,就這樣擺著廣大消費者的面前了。媒體的誇張報道,讓消費者難耐飢渴。這樣他們在購買的時候,自然就不再猶豫不決了。 (2)賣場。賣場和廠商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所以,誰也不敢揭誰的底子。廠商可以宣傳,剛剛推出了一款3G手機,物美價廉,而且要比同類產品便宜上千元。賣場迎合著,這款3G手機在我們這裡,就賣這個價格,可惜的是,目前就是沒有貨。“3G終端缺貨”,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訊息。
(3)廠商。為了推銷產品,官方網站一般標出很低價格,被媒體廣告後,價格更低。因為媒體是“賣空”,摩托羅拉是有1000元的3G手機,不過你來得太遲了,現在我這裡沒有存貨了。使用者不可能去廠商的庫房裡檢查,所以無法對證。同樣型號的一部3G手機價格相差數百,甚至上千元。挨宰、花了冤枉錢、甚至被忽悠了的現象,在我們身邊可能每天都會遇到,各種說法都有。如果一款3G手機,全國統一定價,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但是,現實嗎?如果真的可以實現,諾基亞就不會發生“竄貨門”了。
但現實中總會有頭腦清醒、聰明的人存在,如猶太人,他們不願意買房子,而情願租房子住。但是他們並不傻,而是透過金融機構投資、收息、放貸,讓世界上的地產商借他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