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可統計司的蒙古分部成立時間比較短,還無法在草原上隨意行走,更別提遠赴外喀爾喀了,怎麼與額列克聯絡就成了難題。既然卜失兔有辦法,那正好順水推舟,先建立起可靠的聯絡,什麼事兒就都好談。
“陛下,西域留守的軍隊是不是稍顯少了些?現在有了內蒙古三部在北方屏障,朝鮮又言聽計從,東北都司可以再抽出一個衛兵力。”
聽到皇帝把統計司抬出來,袁可立就不再過問內蒙古和喀爾喀蒙古各部商貿往來的事情了,轉而關心起西域的控制問題。
雖然殲滅了拉提甫汗的主力,還抓捕了大多數汗族和黑山派首腦,可是在那麼遼闊的土地上僅放了4個衛的兵力,鎮守著三個交通樞紐城市,怎麼算怎麼太單薄。
“禮卿啊,你是朕的大管家,這一仗耗費了多少錢糧不會不清楚。朕不是缺兵,而是缺錢!家底還是太薄了,再攢幾年吧,不能讓戰爭影響了內政,那樣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洪濤何嘗不知道留在西域的兵力單薄,可4個衛的兵力已經是朝廷的極限了,再多的話不光後勤補給能力不夠,內帑和國庫也都吃不消。
仔細算一算,自己登基的20年時間裡,前面十年是光投資沒產出,幹賠。後面十年好歹見到點回頭錢了,可戰事一場接著一場,基本就沒閒著。
打仗打的是啥?一個字,錢!要不是趕跑了西班牙人,開闢了恩鳥港,與荷蘭人合作佔據了大部分香料、生絲、白糖和棉布的份額,又向俄羅斯輸送武器,連4個衛的兵力也養不起。
那可是動輒幾千裡的長途運輸,其中至少一半的距離連路都沒有,還需要武裝護送,成本不是一般的高,簡直就是在燒錢。
“……臣是有些魯莽了。”
絕大多數人都會因為事事順利而內心膨脹,然後忽視掉一部分潛在的風險。袁可立顯然也沒免俗,好在他有個看著像人,又能剋制大部分本性的皇帝幫忙把關,否則就要犯了冒進的錯誤。
(本章完)
:()不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