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次露面,便是親自主持了陣亡官兵的下葬儀式。而同時出現的。還有安民師的團級軍官們。
被邀請參加下葬儀式的陣亡官兵,看著那種莊嚴肅穆的安葬儀式。也覺得做為普通百姓的子弟,他們能享受到死後如此榮耀的儀式。這輩子也算值了。
主持完安葬儀式的劉興華,站在主席臺上很誠懇的道:“做為安民師的師長,此刻的我心裡很難過。因為,我們又有八百七十六名兄弟,永遠閉上了眼睛安靜的躺在這裡。
他們都是我可以生死相托的兄弟,他們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跟國土,付出了自己年青而又寶貴的生命,沒能把他們帶回來,我心裡很難過。諸位叔叔嬸嬸。對不起!”
朝臺下那些陣亡士兵家屬,恭敬的行了一個彎腰禮之後。這些官兵的家屬,也感受到劉興華的誠意。其實參加這個儀式前,他們已經替子弟操辦了喪事。
不論是棺木還有喪事的花費,全部都由安民師後勤部門負責。這種包辦到底的態度,已經讓所有百姓看到,安民師對於他們子弟生命的敬重。
很多百姓都清楚,如果他們的子弟在清軍裡面當兵,死後能不能拿到撫卹金都是個問題。更別提。全包這種喪事的花費,還有今天這樣隆重的下葬儀式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出席這個儀式的安民師軍官們,也真正明白劉興華很在意官兵的性命。這也是為何。劉興華每次打仗時都會強調,儘可能減少士兵的傷亡。
只是戰場之上槍炮無眼,誰也不敢保證。任何人都能在戰場上活下來。說起來,這次的反圍剿作戰。他們的傷亡人員,比消滅的敵人人員差距太大。
面對劉興華的道歉。很多陣亡官兵的家長,都很理解的道:“劉師長,我們不怪你,我們真的不對你。這都是孩子的命,這真的不怪你啊!”
百姓們的理解,讓劉興華也覺得心裡沉甸甸的。可他同樣清楚,身為師長有些責任他推卸不掉。那怕他清楚,這樣的儀式隨著安民師的擴大,或許以後他不會再出現了。
可目前實力尚且弱小的安民師,離不開官兵們的忠誠,同樣離不開根據地百姓的支援。只有集合根據地所有軍民的實力,安民師未來才能走的更遠。
道歉結束的劉興華,很快又道:“我知道,一句簡單的對不起,一個軍烈屬的安置待遇,一份戰死之後的隆重葬禮,相比一條活生生的生命,都顯得很微不足道。
可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今天你們失去了一個兒子,你們卻擁有了安民師上萬個兒子。只要安民師存在一天,你們的事情,就是我們安民師的事情。
任何時刻,我們都不會讓這些陣亡計程車兵,替安民師獻出寶貴的生命之後,就不理會他們的家人。只要你們將來有困難,隨時可以尋求部隊的幫助。
可以找你們兒子生前部隊的領導,可以找你們村子附近的民政辦,甚至也可以找我這個安民師的師長。只要我們能辦的事情,一定替你們辦妥了。
你們的兒子,不能替你們養老送終。只要我們還在,只要安民師這杆旗幟還在,我們就會負責到底。代表你們的兒子,讓你們安享晚年,給你們養老送終。”
這話說出來之後,烈士們的家屬自然非常感動。而觀看此次葬禮儀式的百姓,同樣清楚劉興華是說一不二的人。這些軍烈屬看似倒黴,實則也算因禍得福了。
做為軍烈屬,他們在根據地將享受到免除稅收的優惠政策。陣亡士兵的兄弟姐妹,在入學或安排工作的事情上,都將比其它人更具有優勢。
這些優惠條件,也意味著他們家中一個子弟的死,卻能換來一家人的幸福未來。這種情況,對於生活在戰亂年代的百姓而言,無疑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事。
講完這些話後,劉興華又宣佈這些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