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了錢糧,鄭勛睿必須要整合榆林邊鎮了。
可他也遇到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那就是榆林總兵的人選,朝廷遲遲沒有任命。
總兵官是純粹的武將,不會有文官來兼任,文官出任總兵官,聽起來有些掉價,也沒有哪個文官願意這樣做,一般來說總兵官都是接受文官的節制。
榆林鎮還有不同於其他邊鎮的情況,那就是朝廷暫時沒有派遣監軍,也就是說這裡沒有太監監軍,這倒是讓鄭勛睿省去了很多的麻煩,太監是可以直接和皇上取得聯絡的,這可能也是沒有哪個太監願意到窮的沒有褲子穿的榆林鎮來,來了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朝廷暫時沒有派遣總兵官,不是說鄭勛睿就不能夠動手了,他是延綏巡撫,統領延綏軍政事宜,什麼事情都是可以做主和拍板的。
當然,動手之前,鄭勛睿也暗地裡做了一些手腳,主要是針對各級軍官做的手腳。
榆林鎮的條件太差了,這裡的軍官,要不是能夠剋扣軍餉,得到一些額外的收入,早就離開了,如今新任的巡撫來了,總兵何耀武自殺,震懾了所有的軍官,沒有誰敢於明目張膽的剋扣軍餉了,要是被巡撫大人發現了,剋扣的錢糧拿出來不說,恐怕也要落個自殺謝罪的下場,那樣的結果誰都不願意碰見。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些流言散發出來,說是朝廷恐怕要清理榆林邊鎮,按照實際的人數撥付軍餉,還有可能清理之前的軍餉。
這則訊息在軍官之中引發了震動,不少軍官人心惶惶,不知道訊息的真假,要是真的清理,他們的屁股都不乾淨,豈不是要受到責罰。
就在眾人心慌的時候,另外一個訊息傳來了,那就是可以在這個時候,想辦法調離榆林邊鎮,當然想著調到好的地方去可能性是不大的,就是想著到大同去,都不大可能,最好的去處是遼東,遼東缺乏軍官和軍士。
遼東這個地方,後金韃子虎視眈眈,誰都害怕,但要說特別的害怕,也不盡然,後金韃子一般都不會在遼東挑起戰鬥廝殺,很多時候都是直接進入關內劫掠,遼東反而沒有多少的事情,當然這是明白人才知曉的道理。
是不是申請到遼東去,很多的軍官都是猶豫的,可後來越來越多的傳聞出現,讓很多軍官下定決心了,那就是離開了榆林邊鎮,之前的事情就會一筆勾銷了。
於是一些軍官開始暗地裡串聯,爭取更多的軍官申請到遼東去,那樣能夠避開朝廷的清查,以前的事情也輕輕放過了,畢竟在遼東鎮守,那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面的,朝廷怎麼可能追究。
在這個過程之中,巡撫衙門一直都沒有反應。
這讓諸多的軍官更加的膽戰心驚,畢竟他們不可能知道朝廷之中的很多事情,而且新任巡撫是殿試狀元,在朝廷裡面很有門路,十八歲的年紀就是巡撫了,還是內閣次輔徐光啟大人的學生,人家肯定知道朝廷的事情,怕是在等著動手的。
一封請調的文書,終於送到了巡撫衙門,儘管有些姍姍來遲。
軍官之中,識字的人很少,不少軍官都是在自己名字下面按上的手印,最終統計下來,申請調到遼東去的軍官,達到了六千多人。
也就是剩下的軍官不足兩千人了。
這一切都是鄭勛睿暗中運作的,只是他沒有想到,居然有六千多人申請到遼東去,這個數目過於的龐大了,可能在朝廷引發風波,這六千多人離開了,預示著榆林邊鎮剩下的邊軍,不足三萬人了。
鄭勛睿早就給恩師徐光啟寫信了,詳細說了榆林邊鎮的情況,他不能夠隱瞞,最終他也將自己的意見提出來,得到了恩師的贊同,徐光啟的身體依舊很不好,但朝廷大軍收復了萊州,讓他的精神稍微好了一些,所以有些時候,也詢問朝廷裡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