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糧食,是鄭家軍發展下去的關鍵。
延安府各地糧食的價格,讓鄭勛睿都是倒吸一口涼氣,每石糧食的價格達到了十兩銀子,幾乎是南方的五倍了,如此高昂的價格,官吏都難以承受,老百姓根本買不起。
五千石糧食,維持兩千六百人一年是足夠的,所以這些糧食,鄭勛睿是不可能拿出賑災的,那樣可能什麼事情都辦不好。
至於說兵器,目前來看是足夠了,繳獲的兵器,以及兵器庫裡面的武器,足夠裝備了,不夠的就是棉甲了,這個可以慢慢來想辦法。
錢財暫時不能夠動,鄭勛睿的目光轉向了戰馬,延安府各地最缺的就是戰馬,戰馬的價格也是非常高的,比阿拉伯馬差不少的南番馬,每匹的價格也在八十兩銀子以上,而且還買不到,朝廷的大軍到陝西來剿滅流寇的時候,幾乎是強行徵收戰馬的,除開士紳富戶能夠抱住家裡的馬匹,其餘的不能夠倖免,都被徵收了。
鄭勛睿需要培訓的是強悍的騎兵,步卒可以放在後面,在延安府這樣廣袤的地盤上,依靠步卒作戰,恐怕什麼事情都辦不了,只有捱打的份了。
可是目前購買戰馬,鄭勛睿還沒有那麼大的實力,他這個延安府知府,在延安是了不起的,可是走出去,沒有誰會買帳,巧取豪奪也要有物件。
繼續要求父親在江寧縣購買阿拉伯馬,目前看來也不行,這麼多的戰馬,不可能運送到延安府來,路上出現了意外,他承受不住。
鄭家軍目前擁有的戰馬,包括八百匹阿拉伯戰馬,兩百零五匹南番馬,四十七匹西南馬,其中的阿拉伯戰馬和南番馬是可以作為戰馬使用的,西南馬純粹是運輸用,不可能作為戰馬來使用,也就是說,騎兵的數目,在鄭家軍之中還佔不到一半。
這個問題令他非常的頭疼。
烏珠穆沁馬的來源是草原與河套地區,南番馬的來源是四川貴州一帶,這兩個地方,距離延安府,也不算是很遠,特別是烏珠穆沁馬,主要來自於河套地區,距離延安府所轄的府谷,不過百里左右的距離,但是價格一樣不菲,而且河套地區所屬的鄂爾多斯部,因為崇禎元年皇上革去了歲賞,基本和大明朝廷反目,歸順後金韃子是遲早的事情。
唯一的辦法,就是互市,用糧食交換戰馬,但這裡面也存在問題,那就是朝廷設立寧夏衛和榆林衛,目的就是預防草原諸多部落的,而且在這一代修建了長城,預防蒙古部落的侵襲,想要在府谷或者是神木設立互市,要麼經過皇上的同意,要麼說服榆林衛。
這是很複雜的事情,但也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鄂爾多斯部一樣遭遇到了嚴酷的乾旱,嚴重的缺乏糧食,用糧食交換戰馬,他們是絕對願意的,畢竟草原部落的主要力量,就是人口的多少,人口多的部落力量就強大,要是缺乏糧食,部落的人口大量餓死,力量自然就衰落下去了。
加上鄂爾多斯部,緊靠著榆林鎮和寧夏衛,受到了中原的一些影響,有吃糧食的習慣。
可是目前鄭勛睿沒有糧食,也就沒有拿來交換的東西。
糧食不可能憑空變出來,何況延安府的百姓也需要救濟的糧食。
府州縣的糧食,慢慢的救濟百姓,最多能夠支撐到明年的六月,也就是說到明年的六月,糧食必須要豐收,否則鄭勛睿也會崩潰。
可是延安府的氣候太惡劣了,特別是春旱,是異常嚴重的,春旱是要命的,不要說冬小麥會受到影響,就算是玉蜀黍和甘薯,一樣會遭受影響。
想到的事情太多,鄭勛睿都有些崩潰了。
真正要做事情的時候,難度會這麼大,當初在江寧縣的時候,推廣玉蜀黍和甘薯種子,非常的順利,幾乎沒有遭受波折,可是來到延安府,想要邁出第一步,都是那麼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