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些事情的出現,讓張鳳翼和楊嗣昌無可奈何。
內閣裡面,張鳳翼主要是管轄兵部、刑部和工部的事宜,側重於管轄兵部的事宜,而戶部是被錢士升和侯恂直接管控的,已經是內閣大臣的侯恂,依舊兼任戶部尚書,決定戶部府庫的一切開銷,張鳳翼是無法插手戶部事宜的。
最大的問題就是拖欠軍餉的事宜。
軍戶制度已經名存實亡,特別是在北方,連年的災荒,讓軍戶的日子無法過下去,比老百姓還要可憐,募兵制早已經替代了軍戶制度,既然是募兵制,那就需要軍餉來維持,軍士長時間拿不到餉銀,肚子無法吃飽,無法養活家人,打仗那就是奢望了。
朝廷曾經因為拖欠軍餉的事宜,有過慘痛的教訓,沒有誰會忘記這一點,按說在如此慘痛的教訓之下,拖欠軍餉是很不明智的行為,偏偏這樣的事情就發生了。
可不要以為朝廷裡面的事情,都是很好解決的,有些明明看上去不合理的事情,偏偏還能夠大行其道,拖欠軍餉就是如此,已經這麼多年,大家都習慣了。
當然拖欠軍餉,還有其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冒領軍餉的事情也是非常突出的,有些總兵的麾下號稱上萬軍士的軍隊,實際人數能夠有一半就算是很不錯了,不過人家討要軍餉的時候,可不會說出來實際的人數,反正以前兵部登記的軍士是多少,就按照多少人撥付軍餉,兵部有些時候也派遣人專門去調查,但這些調查的人,拿到了好處之後,肯定是維護下面利益的,反正軍餉不要他們個人掏腰包。
正是在這種反反覆覆的交鋒之中,拖欠軍餉的事情就成為了慣例,戶部也知道軍餉是大事情,可他們有信心,反正軍餉最終還是要撥付的,只不過時間晚了一些罷了,下面的軍士真的鬧意見或者是譁變了,軍官會著急,會想辦法平息。
也就是說,拖欠軍餉會出現問題,但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內閣的意見也不能夠統一,大家各自負責一塊,誰都說自己這一塊是非常重要的,內閣首輔溫體仁同樣需要平衡內閣的力量,只有平衡了方方面面的力量,讓朝廷整體上看起來穩定,他這個內閣首輔才能夠安穩的繼續擔任下去。
如此和稀泥的過程之中,諸多的矛盾漸漸冒出來了。
最奇怪的還是皇上的態度,要說朝廷裡面的這些事情,皇上不可能視若無睹,可惜這麼長時間過去,皇上沒有任何的態度,好像對這些事情的出現,根本就無所謂。
四月下旬,工部尚書劉尊憲上了奏摺,懇請戶部撥付銀兩,重新修築大淩河城。
大淩河之戰,以明軍的慘敗告終,後金韃子毀掉了已經修建的差不多的大淩河城,讓錦州依舊處於關寧錦防線的最前沿,不過皇太極派遣使者前來議和的時候,已經明確讓出大淩河城,當年修築大淩河城,是朝中威望最高的太子太師、原中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孫承宗提出來的建議,從戰略的實際來看,修築大淩河城,對於鞏固關寧錦防線,的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儘管後金的皇太極已經派遣使者到京城來議和,但大家都明白,遼東不可能永遠的平靜下去,後金韃子的實力依舊強悍,所以趁著這個時候,趕快修築大淩河城,鞏固關寧錦防線,才是防禦後金韃子的最好辦法。
劉尊憲這是第三次提出重新修築大淩河城的奏摺了。
皇上終於有了反應,要求內閣商議此事。
喜出望外的劉尊憲,馬上找到了內閣首輔溫體仁和內閣次輔張鳳翼。
張鳳翼的態度非常明確,同意重新修建大淩河城,溫體仁的態度有些模糊,沒有明確的表示支援或者是反對。
既然皇上下旨,要求內閣商議重新修築大淩河城的事宜,溫體仁當然不會怠慢了,馬上召集內閣商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