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先從宗人府裡面放出了阿達禮和碩託,其名義是大清國正遭遇明軍的進攻,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作為郡王和貝勒的兩人,此刻必須為大清國拼死搏殺。
其次多爾袞開始了對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的部署。
漢八旗所有的大軍,全部開赴遼河以東,全力抵禦即將從遼河以北進犯的明軍,為第一道防線,總指揮為剛剛得到解救的郡王阿達禮,蒙八旗所有的大軍,駐紮在距離遼河約五十里到八十里地的區域,構築防禦工事,抵禦明軍,此為第二道防線,濟爾哈朗麾下的鑲藍旗,阿濟格麾下的鑲紅旗,駐守在距離遼河兩百餘裡的渾河以北,守衛瀋陽的同時,兼顧遼陽、鞍山、海州、蓋州和耀州等地,此為第三道防線。
豪格麾下的正藍旗,包括鑲白旗部分的軍士,分別駐紮在蓋州、耀州、海州、遼陽和鞍山等地,負責抵禦遼南的明軍,讓大清國不至於腹背受敵。
正黃旗、鑲黃旗以及正白旗,包括鑲白旗大部分的軍士。駐紮在瀋陽城郊和城內,負責護衛瀋陽,護衛大清國。此為第四道防線,代善麾下的正紅旗。分別駐紮在撫順、薩爾滸、鐵嶺等地,這裡是大清國最為關鍵的大後方,決不能夠讓明軍從背後包抄,此為第五道防線。
誰都可以看出來,這樣的安排部署,濟爾哈朗與豪格兩人是最為吃虧的,相比較來說,代善就佔了很大的便宜。因為眾人幾乎可以斷定了,明軍的進攻將從遼河展開,而駐守遼河的第一道、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線,應該是最危險的地方。
而駐守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同樣危險重重,因為明軍在遼南同樣部署有大軍。
也就是在滿八旗之中,濟爾哈朗與豪格是處於最前沿的,一旦漢八旗和蒙八旗被明軍打敗,他們將拼盡全力抵禦和抗擊明軍。
幾乎沒有一個滿人權貴對漢八旗抱有信心,蒙八旗稍微好一些。
可如此的安排。濟爾哈朗與豪格不好說什麼,畢竟是多爾袞負責總體的指揮,做出來的安排他們必須要遵從。而且多爾袞也安排鑲白旗跟隨豪格麾下的正藍旗共同駐守蓋州等地。
信心滿滿的是郡王阿達禮。
從宗人府出來,結束了禁閉的生活,而且馬上就參與到戰鬥廝殺之中,且能夠統領八萬餘人的漢八旗,在遼河以東抵禦明軍,這是阿達禮求之不得的,儘管說幾乎所有的滿人權貴都不看好漢八旗,但阿達禮相信自己是能夠成功的。
阿達禮不後悔自身的選擇,他認定多爾袞就是除開皇太極以外最為厲害和驍勇的統帥。若是機會合適,多爾袞甚至能夠登上皇上的寶座。
儘管福臨已經成為大清國的皇上。但是在阿達禮看來,多爾袞才是大清國真正的皇上。
所以阿達禮幾乎是帶著一顆狂熱的心。去指揮漢八旗作戰的,他要用最大的努力來報效多爾袞的知遇之恩,他要真正的展現出來自身的能力,他要打敗入侵的明軍,給所有的滿人權貴看看,他更是要支援多爾袞主政大清國。
阿達禮走馬上任,隨即召集諸多漢八旗的旗主,商議如何抵禦明軍入侵的事宜,這一次阿達禮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將從此番戰鬥之中對諸多軍士進行甄別,凡是作戰勇猛、服從指揮的軍士,一定會得到提拔和獎勵,那些作戰不力、甚至可能會投降明軍的軍士,不僅僅是本人會遭遇到最為嚴厲的懲戒,其家人也要跟著受到牽連。
阿達禮也不是蠢人,接受作戰任務的時候,多爾袞專門和他交談,說到漢八旗士氣低下等問題,且給阿達禮出了一些主意,更加重要的是從滿八旗正白旗、鑲白旗之中抽調了部分的軍官,協助阿達禮指揮龐大的漢八旗軍隊。
多爾袞更是直接賦予了阿達禮絕對的權力,甚至可以直接處置不服從指揮的漢八旗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