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般的木盾,面對塞姆諾內斯老兵傾盡全力的凌空一擊,就算不會立即崩碎,至少也會產生極大的破損。
但眼下日耳曼爺們槍的戰士們儘管被這勢大力沉的一擊震得手臂發麻腳步不穩,盾牌邊緣的鐵邊卻成功的阻擋了最致命的利刃,使許多人免去了性命之憂。
緊接著,丟掉長槍拔出佩劍的日耳曼爺們槍戰士毫不遲疑的擺動盾牌露出縫隙,深深的將手中的佩劍刺進了敵人的身體,之後拔出。
按照萬尼烏斯的訓練,在利劍入體之後,每一名日耳曼爺們槍戰士都習慣性的抖了兩下——萬尼烏斯不可能把他們的佩劍也都做成三稜刺,於是便要求他們用活動佩劍的方式來方便拔出——與此同時,這種動作對敵人的傷害也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敵人繼續糾纏,那麼只需要第二次刺殺,就可以徹底解決他們——畢竟,長劍拖動造成的傷口,要比長槍戳刺的大多了。
然而,使日耳曼爺們槍們目瞪口呆的是,那些中了一劍的老兵們,居然沒有發動第二次攻擊,而是獰笑著丟掉了武器。
之後,老兵們死死地抱住了日耳曼爺們槍兵們的盾牌。
一面盾牌掛幾支標槍,就已經迫使老兵們放棄他們的盾牌了,更何況面掛住了一個人?
而幾乎是同時,第三排的老兵已經再次衝了過來,第四排的老兵則不耐煩的衝刺,起跳。
直面敵人的日耳曼爺們槍戰士們多少有些慌亂,但一直在後面觀戰的萬尼烏斯卻鎮定得多:“一排棄盾後撤,二排盾牆前,三排戳刺排五排放槍”
平時,萬尼烏斯並不想幹涉士兵們的實際戰術動作。一來命令傳達未必及時,而來也不利於鍛鍊基層指揮官的能力,但這一回的情況確實太特殊,他不得不親自下令。
在幾十名狂戰士的齊聲大吼之下,這道命令被迅速傳達,並及時動作。
第二排的戰士迅速組成了盾牆,擋住了前衝的塞姆諾內斯老兵,而第三排的戰士則及時出槍,刺殺靠得太近的敵人,第一排的戰士也迅速的退到盾牆的保護之下,提著劍警惕的看著敵人。
於此同時,第三排和第四排的戰士也放下了他們的長槍……
因為擔心敵人的遠端打擊力量,更因為之前實戰中的驗證,萬尼烏斯已經習慣了在日耳曼爺們槍兵隊的後面再額外佈置兩排超長槍戰士——而他們的主要作用,並不是使用長槍拒敵,而是用超長槍頂著帳篷布,遮蔽在日耳曼爺們槍的頭頂,阻擋敵人的標槍箭矢。
而當這兩排超長槍落下來的時候,他們槍頭掛著的帳篷布也一併落了下來,正蓋向日耳曼爺們槍戰士們面前的位置。
正準備和自己的同伴一樣高高躍起凌空斬擊的老兵們突然發現天黑了下來。緊接著,他們就被厚重的布匹蓋在了下面。
這樣的大好機會,日耳曼爺們槍戰士們自然不會錯過。但是面對即便被布幔蓋住仍舊不顧一切的揮舞武器的老兵,日耳曼爺們槍戰士自然也不會貿然前——所謂無招勝有招,那種毫不講理的胡亂揮舞武器的誤傷,其實是最難防禦的。
於是,第三、第四、第五排的爺們槍戰士靠近一些,毫不客氣的將長槍狠狠的對著面前的帳篷布刺擊出去,很快便讓帳篷布變成了暗紅色。
到了這時候,最突前的四排塞姆諾內斯老兵全軍覆沒,加之前標槍箭矢的打擊,損失一經超過了三千人,而換來的不過是日耳曼爺們槍丟掉了兩排長槍,一排盾牌,極少數倒黴蛋的死傷。
照理說,仗打到這個地步,已經不必再打下去了——雙方戰鬥力的差距巨大得讓人膽寒,再消耗下去也不過是憑白讓戰士們送命而已——任何一個正常的指揮官,在這種情況下會做的都是立即鳴金收兵,保留實力尋找機會,或者坐下來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