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認蒙古部落已經歸屬大清國了,按照這樣的判斷,在草原上進行的戰鬥。與談判的事宜無關。
看了豪格寫來的信函之後,皇太極仰天長嘆,他不能夠責怪代善,代善的謹慎還是有道理的,畢竟江寧營強大,而且是蘇天成親自指揮作戰,正藍旗和鑲紅旗真正和江寧營交手了,說不定是另外的一場慘敗。那樣的損失,大清國無法承受。他皇太極更無法承受。
草原部落出現的變化,皇太極已經掌握一些了,蘇天成撤回了河套草原,但控制了原來察哈爾部落控制的大片區域,錫伯族部落遷移到這片區域,開始行使管轄權了。這樣一來,大明的寧夏、榆林、大同等地,就徹底安全了,可以說,蘇天成這樣的決定。一來保證了大明邊關的安全,二來也為今後征服草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些時候,盛怒之下的皇太極,也想著親自領軍,進入到草原,與蘇天成展開決戰,但這樣的決定,不能夠付諸實施,大清國面臨的局面,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遼東有盧象升率領的大軍,復州、宣州等地,被江寧營佔據,兩路明軍都可以直接威脅到瀋陽,一旦瀋陽的守備空虛,大清國的主要力量投入到草原上的戰鬥,接下來就很有可能是瀋陽的淪陷,要是那樣的話,大清國將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
皇太極有時候想不明白,為什麼不到十年的時間,情況會發生如此重大的變化,以前大清國節節勝利的局面,好像不復存在,征服大明朝、入主中原的計劃,更是遙遙無期,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當然,這些事情都擺在眼前,與大明的決戰,也沒有正式開始,在大明京城的談判,為大清國爭取到了緩和的時間,至少正紅旗重新組建起來了。
皇太極內心最大的憂慮,是皇位繼承的問題。
人人都說皇帝萬歲,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身體越來越差的皇太極清楚,他的時間恐怕不多了,父皇努爾哈赤也曾經是這樣,身體垮下來之後,沒有能夠堅持多長的時間。
因為皇太極身體出現問題,大清國內部,再次出現了暗流,這一次與上次不同,暗流變成了明流,透過朝廷的討論,明確反應出來了。
草原征伐沒有取得應有的戰果,已經在朝廷裡面引發很多的議論了,結合到濟爾哈朗在明朝京師的談判,有人開始在這方面做文章了,而提出來異議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正白旗和鑲白旗出身的軍官。
這絕不是偶然的情況。
多爾袞是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這一點皇太極是非常清楚的,一直以來,他對多爾袞都是非常信任的,多爾袞不僅僅是手握軍權,而且是朝廷裡面的滿人吏部尚書,大清國的六部,有些奇特,有滿人和漢人之分,譬如說吏部尚書,有滿人和漢人,但真正掌握權力的,還是滿人,多爾袞身為吏部尚書,實際上掌握了人事權力,既掌握了官吏,又掌握了軍隊,這是很少見的情況。
皇太極態度的變化,還是在那一次昏迷之後,昏迷的幾天時間裡面,大清國高層出現的事情,令皇太極開始反思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加之范文程一些相關的分析,令皇太極感覺到了,人的權力是需要抑制的,就算是這人無論怎麼的突出,都不能夠直接威脅到皇帝,包括準備接任皇帝位置的人。
偏偏在這個方面,多爾袞出現了一些問題,而且是原則性的問題。
從這之後,皇太極開始改變做法,注意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