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手腳發軟的泠然一大早就著熱水泡了李唐妹昨日留下的饅頭墊了個底,等李唐妹煮好一鍋十分稀薄的粥時,她已自告奮勇尋到庫房領取了可憐的那點配額。
飢餓使人清醒真是至理名言看著手裡那點叫人吃不飽又餓不死的糧食,泠然再也沒功夫沉浸在失戀的痛苦中傷春悲秋,一路上尋思該怎麼開發點資源叫自己和李唐妹能吃得稍微好一點。
時已初冬,可憐這南宮中連長得跟人一樣高的植物都找不出來,一路走來,倒是可以看見沿著宮牆根下種著一些半死不活的蔬菜,想是生活實在太清苦,有宮人從外頭弄了菜籽進來種了添些伙食的。
泠然從小生活在城市中,對農活一竅不通,叫她種菜顯然不符合實際,不過書樓上想必有關於農學的書。
她回想起看歷史故事時,曾說明英宗在南內生活十分困苦,賢惠的錢皇后經常做些針線活請託外頭的太監出去賣了換取一些生活必需品來慰藉傷心的英宗皇帝。照此看來,就算被軟禁,也不是跟外界都完全失去聯絡的,外面守衛的太監和侍衛們就是最好的聯絡人當然,前提是,讓他們做的事不能令他們感覺到危險……還必須得有點好處。
回到藏書閣,李唐妹已幫她去領了兩套換洗的宮女服飾來,泠然換上了,便幫著她開始一天的工作。
首先是打掃,李唐妹十分用心,幾乎是一絲不苟的,任何一個角落旮旯都不放過。
泠然則一邊打掃一邊瞄著架上的書名。
書是分門別類堆放的,看起來量非常大,前世她曾跟隨父母遊覽過寧波的天一閣,那是一個十分有名的民間藏書樓,聽說當年收集那些書籍時花了主人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她腦中靈光一閃,皇宮裡的書,會不會比民間要來得值錢?
“唐妹,南內供給這麼少,怎麼藏書樓倒這麼大?裡頭有什麼值錢的孤本殘本嗎?”
李唐妹答道:“憲王殿下不僅喜歡畫畫,還喜歡看書,在這裡十幾年了,若沒有這些書,他可怎麼打發日子?我聽說先帝當年命人將他移居南內的時候,被廢的汪皇后將自己的藏書都贈與了憲王殿下,後來皇上登基,也常同汪太妃一起來看殿下,有一次問憲王有什麼需要,憲王說只求好書。皇上就讓人把宮裡的好書都搬了過來,裡頭必然有許多殘本孤本啦你若想看,日子長得很,我慢慢與你找來。”
在怏怏中華幾千年的藏書史上,好像任何書籍一旦成為孤本,必然被束之高閣,深藏不露,讓世人難以一窺真顏。許多藏書樓亦有祖訓,若以孤本示人,即被視為不肖子孫。但在泠然看來,恰恰是這種做法使得許多好書失傳。所以她轉頭又想發揚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讓孤本不孤,至少能流傳到21世紀去。(也許我們現在還剩下的孤本就是張泠然大小姐為了換點吃的所做的好事哦~YY中~~)
泠然吐了吐舌頭,心想這個實心眼的姑娘要是知道自己想讓孤本不孤的話,準要氣個半死。不過她想成綬帝說過會來南內看自己,到時候倒可以央碧晴和沅兒幫幫忙……
誰知成綬帝擔心身邊眼線眾多,多日沒有出現在南宮。
泠然無奈之下,只好尋了一些裱書的黃紙來裁成相同大小裝訂成冊,尋了本漢代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千辛萬苦地謄錄下來,出去央求守門的一個侍衛,讓他想法子送到京城最有名的書院去賣。賣了之後承諾與他五五分成,自己只要銀子換成吃的和一些植物的種子,並將這書吹得天上有地上無,多麼多麼值錢。
侍衛見有利可圖,掂量掂量之後,道:“我先查查有沒有夾帶什麼,若沒有,倒可以幫你賣賣看,你要是哄爺的,下次就別想有這好事了。”
泠然自然滿口答應。
過了兩天,那侍衛主動來讓前殿的一個太監尋到藏書閣來喚泠然去到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