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一天的傍晚時分,太子東宮之中。
太子朱和堉身上穿著朱長袍,面無表情的坐在東宮正殿之內,就好似正在等待著什麼。
收到了渭水大捷的訊息之後,太子朱和堉的心中滿是震驚,反覆確認了訊息屬實才敢相信——他完全沒想到趙俊臣竟是立下了這般驚人的赫赫戰功!
於是,朱和堉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自己今後究竟應該如何看待趙俊臣?
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種種變故,朱和堉的心性終究是成熟了許多,也親眼見證了趙俊臣近年來的種種政績——改善財政、川鹽開發、商稅整頓、打擊走私、農務整改、阻止了西北督撫們的私下乞和,再加上一舉全殲了蒙古聯軍的十萬兵馬!
這些政績,一樁樁一件件皆是耀眼至極,尋常官員只要是能辦成一件就足以誇耀一輩子,以名臣賢良而自詡了!像是那些整天圍繞在朱和堉身邊的清流大儒們,恐怕是任何一件也辦不成。
但這些事情趙俊臣僅僅是一年多時間就全部辦成了,像是改善財政、打擊走私等事皆已經是成效顯著,像是川鹽開發、商稅整頓、農務整改等事也同樣是進展順利,一旦是最終實現就更將是功在千秋!
所以,若是說趙俊臣並非是一位好官,顯然是並不客觀,他的眼光、魄力、擔當等等在百官之中皆是數一數二,他對朝廷與百姓的貢獻更是少有人及!
也許,若是朝廷給予趙俊臣更多時間、更多許可權,趙俊臣還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朝廷與百姓也會得到更多實惠!
但是,趙俊臣固然是功勳卓著,但他就可以稱之為一名好官嗎?只怕也同樣不能!
在“趙黨”之中有多少惡疾累累的貪官汙吏?有多少百姓血汗因為“趙黨”的暗中運作而失蹤不見?又有多少魚肉百姓的劣紳土豪仗著趙俊臣的庇護而為非作歹?
所以,難道就是因為趙俊臣的政績很高、能力很強,所以就要任由他貪贓枉法、結黨隱私、庇護朋黨、違法亂紀?
黑非黑、白非白、善與惡交融於一處,是與非混淆在一起,對與錯也變成了不切實際的虛假概念,也許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
所以世人也就不再堅持善惡、對錯的區分,所以像是朱和堉這般堅持黑白、是非應該分明的人也就活該是舉步維艱了。
想起趙山才尚且在世的時候,就屢次想要促使太子朱和堉與趙俊臣和解合作,朱和堉的心情就是無比複雜!
也許,趙山才早就預見了趙俊臣的如今功績?若是朱和堉當初沒有固執己見,選擇了與趙俊臣和解、合作,也許他如今就不再是這般道盡途殫?但若是這樣的話,朱和堉與那些“趙黨”裡的貪官汙吏又有何區別?
懷著這般複雜思緒之餘,朱和堉也連忙是換上了正式場合的太子服飾,等待著德慶皇帝的傳喚。
在太子朱和堉想來,京城中樞收到了這般重要的訊息之後,朝廷必須要商討趙俊臣的封賞、出兵收復河套等等事宜,所以德慶皇帝也一定會傳喚他趕到御書房共同商議的。
剛開始的時候,朱和堉還在構想著自己見到德慶皇帝的時候應該如何表態,自己應該秉持怎樣的立場才能夠對朝廷百姓有利……
然而,直到天色將晚,朱和堉依舊沒有等到德慶皇帝的召喚。
德慶皇帝卻好似已經忘記了朱和堉的存在,又或是認為這般重要的事情完全不需要朱和堉這位太子儲君參與討論。
於是,朱和堉的一顆心漸漸沉入了深淵。
德慶皇帝的廢黜心思滿朝皆知,朱和堉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而且朱和堉還很清楚德慶皇帝心中理想的下一任儲君乃是與他關係最為緊密的七皇子朱和堅,德慶皇帝這段時間以來屢次召喚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