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臣因為沒有收到周尚景要伴駕南巡的訊息,曾派人找內廷裡的那些掌事太監要求一個“合理解釋”,本只是為了敲山震虎,想打探一下朱和堅與內廷之間的關係,但趙俊臣沒想到的是,對於他派去的信使,那些內廷掌權太監們或是含糊以對,或是避而不見,或是顧左右而言他,根本沒有給趙俊臣一個滿意的答案。
雖然趙俊臣覺得其中怕是另有原因,但若是就此作罷,不了了之,反倒像是自己示弱了。在趙俊臣看來,他與內廷之間的關係,只是合作,相互平等,並不存在誰上誰下,又或者誰有求於誰,面對這般情況,為了不讓人小看,也為了讓內廷中人漲些教訓,立威報復,已是不可避免。
而趙俊臣報復的手段也很簡單,只是讓府中之人留意市面上的訊息,待聽說有人要變賣一批數量巨大且質量上乘的布匹綢緞後,就讓人出手買了下來。接著又向德慶皇帝上了摺子,建議將壽典過後一部分不再使用的物資變賣民間,使內庫可以回籠銀子,從而節約成本。
隨著德慶皇帝批准了趙俊臣的計劃,內廷二十四衙門馬上就是一陣手忙腳亂。
原來,德慶皇帝壽典之際,雖然花費的銀子如流水一般,但內廷並沒有貪墨太多,這並不是因為內廷的掌事太監們突然變得清廉了,而是對於他們來講,真正的收穫季節,來自於慶典結束之後。
舉例來講,德慶壽典之際,皇宮之中,到處都有用布匹綢緞結成彩牆與彩廊,但隨著壽典結束之後,這批數量巨大的布匹綢緞,卻會被內廷太監們當做消耗之物,私自賣到民間,而僅此一項,內廷太監們就能獲利不下十萬兩銀子!
趙俊臣正是看準了這一點,讓府中人裝作綢緞商人,把這批綢緞買到手中,接著再向德慶皇帝請旨,要求核算物資並進行變賣,計劃雖然簡單,卻是將內廷逼入了絕境。
如此數量龐大的布匹綢緞,內廷上下在短時間內根本拿不出來,即使想從民間尋買,也會因為數量太大,就算有銀子也買不到。要知道,他們當初購買這些布匹綢緞的時候,前後可是足足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為此甚至遠到江南進行採買,而趙俊臣留給他們的時間,卻只有區區五日。
接著,內廷中人找到了當初從他們手中買走布匹綢緞的那位“綢緞商人”,然後卻發現這名所謂“綢緞商人”竟是趙俊臣的人,到了這般時候,自是明白了這一切都是趙俊臣給他們設下的圈套。
面對這般情況,內廷上下雖然或許會因此而有所怨恨,但更多的還是恐慌驚懼,若是趙俊臣刻意報復,將手中的這批布匹綢緞壓著不放,一旦事發,必然會震驚朝野,以德慶皇帝的性子,內廷上下說不得還會遭受新一輪清洗。
而這個時候,能救他們的人,也只有手中有著足夠布匹綢緞的趙俊臣。
所以內廷上下很快就向趙俊臣低頭了,這三日以來,每天至少都會有六七波內廷使者去求見趙俊臣,使者的地位身份也越來越高,然而在這般時候,趙俊臣反而拿捏起了架子,對這些使者避而不見,一幅公事公辦的樣子。
如此一來,內廷上下自然更加慌亂。
而趙俊臣之所以這麼做,除了立威,以及逼迫內廷中人坦誠他們與朱和堅之間的關係之外,更是想要加深自己對內廷上下的影響力。
這次內廷對趙俊臣隱瞞周尚景要伴駕南巡的訊息,也給趙俊臣提了一個醒,他與內廷之間僅僅只是合作是不夠的,隨時都有可能被出賣,所以加深對內廷的影響力,甚至於直接控制一部分內廷宦官,對趙俊臣而言已是在計劃之中。
但若是想加深對內廷的影響力,不僅需要以利相誘,更需要以威相逼。
所以這件事趙俊臣也不想做絕,等內廷上下有了足夠的教訓後,趙俊臣自然會親手救下他們。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