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哦?周首輔今天又有稟奏,倒是少見……還有什麼事,說吧!”
被周尚景算計了一次之後,德慶皇帝此時的語氣還算平靜,但他的面色則是愈發陰沉,眼神兇戾、充滿了警告之意。
“朕剛才顧念大局,已經刻意忍了你一次,但你若是再敢得寸進尺,就別怪朕不客氣翻臉了!”——德慶皇帝雖然沒有明說,但他此時的眼神就是這個意思。
只可惜,周尚景一直垂著頭,謹守著自己身為臣子應有的恭敬態度,並沒看到德慶皇帝的眼神警告。
不過,周尚景與德慶皇帝明爭暗鬥了這麼多年,以他的經驗與智慧,自然是明白德慶皇帝的底線在哪裡,也深諳見好就收的道理——理應如此。
所以,周尚景這次很是識趣,終於是談起了今天這場朝會的正題。
“陛下,據老臣所知,自從太子殿下出京調查各藩亂紀之事至今,與各地宗室屢有衝突,相互間彈劾不斷,前些日子還強令洛陽官府軟禁了福王府上下,中樞與地方皆是人心惶惶,長此以往只怕是就要朝綱大亂,還望陛下早做聖斷,以正視聽、以定人心!”
德慶皇帝的表情稍緩,點頭問道:“周首輔的所言有理,這件事情確實是不能再拖延了……只不過,朕看過太子與藩王們相互彈劾的奏疏之後,認為他們所言各有道理,一時間也難以決斷!周首輔你是老臣了,卻不知你認為這件事情究竟孰是孰非?又該如何處置?”
周尚景的表情很是猶豫:“這個……此事涉及到了儲君與宗室之間的矛盾,老臣不敢妄言。”
德慶皇帝緩緩道:“既然是說‘不敢妄言’,就代表你心中已經有想法了?說吧,咱們君臣相處多年,以你今時今日的資歷與地位,又何須瞻前顧後。”
聽到德慶皇帝的催促,周尚景終於是擺出了一副下定決心的模樣:“老臣認為,陛下您的想法完全沒錯,太子殿下與各地藩王這段時間的相互彈劾皆有道理!太子彈劾藩王們違紀亂政、欺壓百姓的事情是真的,藩王們彈劾太子他打壓宗室、羅織罪名也並非是假,所以,雙方皆有大過錯!也皆是應該受到嚴懲、以儆效尤!”
隨著周尚景的話聲落下,滿朝百官頓時是一片譁然。
對於百官們而言,太子朱和堉與各地藩王這段時間以來的相互彈劾,無疑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站隊選擇的問題,必須要慎之又慎、押寶獲勝一方。
但與趙俊臣不同,百官們並不清楚德慶皇帝的真實心思,也猜不到德慶皇帝的立場偏向——德慶皇帝想要更換儲君的心思早已是路人皆知,但他對於藩王們的不滿也同樣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尤其是德慶皇帝前幾天在御書房召見眾位重臣議事的時候,態度就很是矛盾,一會兒是斥責太子朱和堉擾亂政局,一會兒是大罵藩王們無視朝綱,完全看不出他的真實想法。
這般情況下,百官們皆是態度謹慎,不敢輕易表態站隊——否則,若是表態錯誤的話,不僅會引來德慶皇帝的心中不喜,還會徹底得罪太子與宗室的其中一方,只怕是後患無窮,到時候斷送仕途都算是輕的。
今天上朝的時候,許多自詡精明的官員都已是暗暗打定了主意,只會發表一些模凌兩可的意見,兩邊都不得罪。
誰曾想,周尚景卻是再一次的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是沒有左右逢源、兩邊不得罪,反倒是公開表示太子與藩王雙方皆有過錯、也皆是該罰。
在百官眼中,周尚景的這般做法無疑是同時得罪了太子與藩王兩方,這場官司最終不論是哪一方獲勝,都會記恨周尚景,周尚景固然是權傾朝野的權臣,但事後只怕也會迎來一些麻煩。
哪怕是周尚景的那些心腹朋黨,也完全沒有想到周尚景會有這般表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