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大宋千秋萬代計!陛下,恕臣不得不說!前線將士浴血奮戰,臨死不降,臣也深入絕域之地,為了就是大宋更加強盛,陛下成為偉大的明君,為的就是報答陛下的恩情。”
這又讓趙匡義軟了下來。
說得不錯啊,為了這個國家,宋九吃了很多的苦。為的啥,以這小子的脾氣,若是為說地位,換誰都不相信。他嘆口氣說道:“那你就擬一道奏呈吧。”
“喏。臣再說第三件事,那就是前線堡砦。於要地築堡砦防禦自古就有了,我朝發揚光大。然後又經臣提議,變得更加密集。不能說它不起作用,多少阻止了敵寇推進的速度,不然遼寇上次入侵可能就兵臨京城城下。西北堡砦作用更明顯,由於西北山區密集,道路更崎嶇,堡砦隔阻,各部不便聯通,因此諸族豪酋難以壯大自己部族勢力。由是漸漸進入安定治理狀態,否則叛亂更甚。然如張洎所說,它的缺點同樣很多,堡砦築得多,兵力分散嚴重,易於被遼寇各個擊破。臣這一段時間也在苦思這個難題。特別是河北,多平原地帶,若不築堡砦,形勢更惡劣,若築堡砦,無險可守,既分兵又易為敵所破。不過楊延昭在遂城上來一疏,倒是給臣一個靈感。”
“何疏?”
“陛下你看。”宋九拿出一份疏折。
這是宋九在楊家父子回京敘職,順便替楊延昭成親時,翁婿談話時,宋九提出來的,楊延昭回到遂城,也一直在思考。最終想出的辦法。
河北防禦不是西山,哪裡不難防禦,主要是西山東邊平原地帶。
然而這裡同樣有地形之利,河流密佈,沼澤湖泊遍佈各地,因此楊延昭出策,在邊境處廣挖池塘,再密植棘刺雜柳等灌木,用池塘湖泊沼澤當成第一道水城長,讓厚實的灌木叢當成第二道木長城。
“這個主意好啊。”
“恩,臣再輔以一策,堡砦多缺點就是分兵嚴重,因此臣認為於各州軍中選擇幾處關健的所在,建築真正的大堡大砦,若是國家財政允許,甚至不惜用水泥磚牆代之。這樣的堡砦出來後,遼軍本不善攻城,那麼就無法攻破了。周圍小堡砦也不取消,畢竟平時會起聯防作用。若是大部敵寇到來,這些環繞著各大堡砦的諸小堡砦士卒迅速撤向各大堡砦。那麼聯防作用有了,拖延敵寇推進速度好讓後方有備也有了,分兵的缺陷同時也得到部分解決。甚至稍過兩年,國家進一步恢復,兵力也恢復起來,那麼就可以用這個方法,逐步將易州收回,甚至步步緊逼,自易州起,漸漸順山區向遼國一步步侵逼。若戰,在山區交戰,利於我軍,若不戰,我軍會漸漸佔據整個燕雲山區,居高臨下,平原地帶隨時受到我軍威脅。燕雲就能漸漸迴歸我朝。”
還是他的淺攻戰術,不過是更理智的加強版。
“侵襲遼境倒也罷了,不用這麼小家子氣。不過這個主意倒也不錯,你再擬一個奏呈吧。”
第三天大朝會上宋九提出這三個策子。
引起許多大臣爭議,有一些人反對,不過這些年大勝有之,大敗也有之,已經引起很多人的反思,因此附和者也有之。
暫時決定不下來,趙匡義宣佈散朝。
趙普忽然將宋九攔住,說道:“易安,你我可否去順店一敘?”
宋九冷冷地瞅了他一眼。
宋朝軍制出現許多古怪的怪胎,為什麼宋朝相對而方軍事上要軟弱一點,難道是將士不勇敢嗎?看看有多少將士臨死不降的。難道是不能打嗎,前線一批又一批能征善戰的勇將陸續湧出。難道是武器不犀利嗎?那更是一個笑話。固然是因為對手太強大,主要原因還是這些個古怪的軍制。
如取消節度使,將從中御,打壓武將地位與名譽,取消真正的節度使是好的,漢朝唐初沒有節度使,難道打不好仗?就應入則為臣,出則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