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那才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先是看了露天式教育,接著又來到一戶百姓家中。
正在做飯,還聞到肉香,趙匡胤一頭扎進去,這戶人家嚇得不輕。
一家老老小小匆匆忙忙跪下迎接,至於抱怨,誰敢抱怨。趙匡義大笑道:“皇兄,下次想來看,還是便裝吧。今天你不知道嚇壞了多少百姓。”
趙匡胤呵呵一樂,讓這戶人家平身,跑到廚房裡看他們做的是什麼,一個鍋裡蒸著餅,下面就著一些稀飯,餅面也不大好,黑乎乎地沾了許多麥麩,這也常見,但另一個鍋裡燒著豬肉燒香芋,裡面還放著兩粒大茴香。湯汁幾乎快要熬完了,趙匡胤主動加了半碗水,嚇得婦人不知道怎麼辦,還是搶碗自己加,還是讓皇上動手替自己加水。
老百姓能吃肉,那怕是豬肉,趙匡胤也很喜歡的,用起鍋鏟將肉翻了翻,問:“翁翁,你家今天是什麼日子?”
老漢納悶,答道:“平常日子,陛下,難受今天是好日子?”
這就是一個大課題,百姓也吃肉,但普通百姓只能奉年過節,或者重要日子才捨得用錢買一些肉回來打牙祭。那怕是官員,象劉溫叟這樣的清官,雖官居御史中丞,也不敢天天食肉。因此聽後立即問道:“翁翁,你家以何為業?”
“這位使君,老漢家中有兩子,僥倖十分孝順,包括老漢自己在內,皆以苦力為生。”
“常食肉否?”
“也不是,不過因孫子嘴饞,僥倖日子能過得去,每隔幾日買回一些肉做來吃。”
劉溫叟不由張大嘴巴,每隔幾天就吃一回肉啊,那敢情能與自己家生活相比了。這還是苦力嗎?(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兩重天(上)
呂端怕這個方正清廉的老夫子誤會,又解釋道:“劉中丞,情況是這樣的,兩河兩邊設了許多吊機,兩淮漸漸安定,汴水漕運漸漸發達,又節約了人力。本來人節約下來,若沒有事做收入並不會增加多少,但河洲那邊用了許多民夫。象此家翁翁,一家三個勞力,苦一苦,每個月能得到六七緡錢收入,就是人累一點,但比原來收入最少增加一倍。有這三四緡錢與沒有這三四緡錢會是兩樣生活。有了,就可以置一些新衣服,偶爾買些肉食之。”
兩家開支不一樣,劉溫叟多少要養活一些下人,就象宋九,無論他怎麼想,玉蘋三人與郭家兄弟以及張家老嫗,實際是等於他的家人或者僕人。不但要供他們飯吃,還要發一些薪酬。
僅是玉蘋不會要,一直在倒貼罷了,郭家兄弟能不要?張家老嫗縫補衣服的錢宋九未拿,但養著她兩個孫子,這也是等於在發薪酬。區別就是玉蘋的蓄錢不停地在減少。
因此大臣收入高,若真的清廉,除非官職很高,或者有自己產業,或者貪汙收禮,不然生活想過得如何好,還是很困難。
三四緡錢,不是大數字。
趙匡胤拿著鍋鏟忘記翻動,他在深思了。
苦日子他過了,只是從不對人說,手中有那麼幾貫錢,溫飽就有了,手中再有那麼幾貫錢,就能偶爾食肉穿新衣服。但是很難很難,不能說自己不徵稅,真正兩稅與變相地從小市民身上徵得的兩稅並不大。只有一千萬左右,但這是石。是匹,是束。化為緡錢只有五六百萬,朝廷主要收入是鹽酒茶專營,以及一些商稅,以及和買等攤派。
況且就是這一千萬兩稅,也不全部從貧困百姓身上徵的,越是大戶人家徵得越多,儘管下面執行不是那麼一回事,可自信比前朝代要進步多了。全部免去,這些貧困人家也不會真正變好。
就這麼一月幾緡錢。卻讓他感到為難。
趙匡義急了,搶過鍋鏟又翻了翻,人家雖開始時不時吃肉,也不是天天能食肉,不容易,別燒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