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一天,但,有些事情,卻是必須抓緊時間解決。
所以,劉徹只是在攆車上眯了一個時辰,回到宮裡後,立刻又投入了工作之中。
好在,他一年到頭,這樣的工作狀態,也不超過四十天,所以,還算好,並不是很累,也沒有出現其他皇帝一般,二十來歲就跟三十歲一樣的可悲模樣。
將堆積在案頭的公文處理完畢,就已經是三更了。
劉徹伸了個懶腰,看了看眼前堆積的奏疏,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基本上,現在要由他親自處理的事情,都必然是軍國大事,而且必須是由他親自批准的事情。
就如這些奏疏。
這些奏疏,基本上都是丞相府和車騎將軍義縱等上奏的有關高闕和河間地的行政劃分方案以及築城建議。
對於中國來說,任何得到手裡的土地,都會想方設法的進行發展和開發。
即使是沙漠,也會有官員按捺不住與生俱來的種田本能,想要嘗試屯田。
至於南方的叢林和北方的雪國,從來都是要種個夠的。
更別提河間地這樣的沃土了。
雖然暫時還沒有摸清楚當地的水文和土地情況,但各級大臣,卻都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要在當地開墾屯田了。
他們的主張,有的劉徹同意了,有的封駁,也有的需要調查。
但,這些都不急。
當務之急,還是要移民!
當年秦國全取河套,隨之移民三萬戶。
靠著移民和長城駐軍,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前,河間地,一直牢牢控制在秦帝國手裡,無論東胡、匈奴還是月氏,都不敢南下牧馬,更不敢彎弓相對。
自然,今天的漢室,假如想要控制住該地,也至少需要移民三萬戶!
考慮到要真正開發和利用好當地的資源,使之成為未來漢軍繼續征服世界和建立秩序的基地,當地的移民應該至少要有七萬戶。
再加上數萬戶為漢室放牧的投誠牧民,這樣,當地的經濟以及社會財富,才能有效的支撐漢軍的遠征。
不過,這卻談何容易?
中國人自古就難捨故土,假如不是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不會有人選擇移民。
便是奔波天下,以經商為業的商人,臨到老了,也肯定會選擇迴歸故鄉。
甚至,高居廟堂的三公九卿,乃至於皇帝,都有落葉歸根的念想。
當年,劉邦歸沛縣,作大風歌,與父老感嘆:遊子悲故鄉,吾魂魄百年後猶念豐沛!
其情感之真摯,讓人為之動容。
至於項羽,更是放話:富貴不歸鄉,如衣錦夜行。
連天下都不要,先回老家裝逼先。
即使是劉徹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在即位後也常常思念晉陽和代國,多次回晉陽探親,與父老痛飲,臨終之時,還念念不忘晉陽的山水。
也就是到了劉徹的老爹那一代,劉氏天子,才真的失去了故鄉,成為了沒有家鄉的孤家寡人。
所以,在前幾年的安東移民時,其實天下的富餘人口和有移民意向的人口的潛力,基本被挖掘乾淨了。
想要等到下一波有移民意向的人口,起碼還要幾年的緩衝,等待新生代的成年。
但,高闕都已經到手,陰山也馬上要落入漢室控制。
當地沒有中國人,這怎麼行?這怎麼像話?
好在,幸虧當年劉徹機智,挖了個坑,不然現在,就要坐蠟了。
“派人立刻前往中山國,傳召中山王非,立刻入京朝覲!”劉徹放下筆,對一個宦官吩咐道。
“諾!”對方立刻領命而去。
當年,劉徹曾經許諾劉非,未來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