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的勢力簡直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呀,特別是他們還壟斷了沿海地區的私鹽生意。
而耿精忠之所以會特意與史家拉近關係,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可誰能想到,如今史家竟然被徹底剷除了,這一下,耿精忠多年來精心策劃的陰謀瞬間化為泡影。
他也只能放慢自己謀反的步伐,並向朝廷表示臣服,這簡直是送給朝廷天大的厚禮。
東阿百姓也得到了莫大的好處,不但除掉了“屎一身”,而且無人受到懲罰,甚至朝廷還給東阿賜下“義勇之鄉”的牌匾。
從此之後,但凡有縣官橫行不法,東阿百姓就會請出“義勇之鄉”的御賜牌匾,將貪官趕出東阿。
因此,來這裡做官的人無不是戰戰兢兢,不敢在這裡橫徵暴斂,肆意胡來,東阿竟因此成為山東有名的富饒之鄉。
而這件事的始作俑者,趙凡天被東阿百姓奉為神明,甚至為他修建了一座宏偉壯觀的生祠,以示敬仰和感恩之情。
這座生祠由當地德高望重的老學究親自執筆,題寫了“大力祠”三個大字,熠熠生輝。
自那時起,大力祠成為了東阿地區的一大聖地,香火鼎盛不衰。
那塊“義勇之鄉”御賜牌匾,則被恭恭敬敬地放置在祠堂內妥善保管。
每年的初一至十五,大力祠門前都會舉行盛大的集市活動,社火表演、精彩戲曲等節目輪番登場,熱鬧非凡。
人們透過這樣的方式,紀念那段歷史,百年來從未間斷。
然而,與民間熱烈反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朝廷對於趙凡天卻採取了選擇性遺忘的態度。
似乎這位曾經拯救東阿於危難之中的英雄人物,似乎從未存在過一般。
在官府釋出的通告中,竟然對他隻字未提,彷彿一切都未曾發生過。
只是在山東的評書和快板中又多了新故事,“一吊俠義釋顧秀才,大力勇除東阿虎。”,成為茶館酒樓的必點曲目。
現如今,在山東境內,要是哪個說書先生不會講兩段一吊俠,真的沒法在茶樓這種高階場所混口飯吃了。
甚至連呂劇也來湊熱鬧,竟然還有人專門編寫了一部名為《殺虎記》的新戲,講的就是這段故事。
這部新戲在山東迅速走紅,併成為備受歡迎的熱門劇目,特別是在鄉村間更是備受喜愛。
然而有趣的是,那位神秘的“一吊俠”在這出戏裡成了配角,真正的主角卻是那位痴情的顧秀才以及命運多舛的顏如玉。
畢竟相較於充滿傳奇色彩的大俠形象而言,平民化、接地氣的才子佳人,顯然更符合普通民眾的口味,也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