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3/5頁)

用範圍逐漸擴大以後,中文電碼的嚴峻性就凸顯出來了,總不能讓中國人在中國也用英文互相發電報吧?那時候的形勢有點像電腦剛開始在中國流行開的時候,一批人叫著“漢字不亡,中國必亡”;還有一批人玩命地琢磨漢字編碼。如豆的油燈之下,不知道有多少王永民揮汗如雨地琢磨著。

、'中國最早出現的中文電報編碼,是一種所謂“四碼法”。發明者已經不可考,最先把這種辦法整理出來是在1873年,一個駐華的法國人威基傑參考《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選了6800個漢字,編成《電報新書》,後來鄭觀應把這本書改編了一下,使之更適用於中文,增加了更多漢字,改名叫《電報新編》。從此這種“鄭碼”便成為中國電報長期以來一直採用的系統。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四碼法是一種最簡單的編碼,它不用什麼技巧,單純靠蠻力。它以10個阿拉伯數字對應漢字,每一個漢字用4個數字的組合表達。比如李2621、鴻7703、章4545。發報員只須把這12個數字發出去,接報員就能根據這12個數字重新組合成“李鴻章”。那封著名的東南自保電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翻譯成電碼,就是“2974/0052/0730/0048/4727/0008/1144/6096”。

、'國外都是三碼組成一個語素,只有中國是四碼,所以叫做四碼電報。

、'有一種說法說四碼電報法是1840年李鴻章請丹麥人編寫的,這是瞎說。1844年莫爾斯才在美國國會大廈公開演示他的電報機,李鴻章哪有那種能力提前四年就找人編電碼?

四碼電報是流水式的,和字形沒有關係。說的簡單點,就是把一個個漢字與四個數字組合完全隨機地拉郎配,沒有規律。背誦起來十分辛苦,優點是絕無重複。所以看老照片老電影,譯碼員需要常備一本漢字編碼書在手邊,以便時時查詢。

對於生手來說,這種東西用起來十分痛苦,但如果熟練以後,速度就能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那個老譯電員一樣,斜眼一瞥,腦子裡就自動跳出相應文字來。咱們國家現在電報業務接近取消,很多老資歷的電報員改用電腦,他們改不了老習慣,仍舊用電報碼輸入法打字,一分鐘也能打到90多個字。

這就是賣油翁的境界,“唯手熟爾”。中文電報員的標準規範,就是一邊全神貫注地讀電碼,一邊手在電報紙上寫下數字,然後把讀到的數字四字一組譯成中文。有更牛的人,連看都不看,光憑耳朵聽就能下筆抄錄墨不加點。

據統計,清末的中文電報房每分鐘大概可以發出20~25個華文明碼。每一份電報的費用是按照七字一算。七字之內都按照七個字收費,七字以外另外結算。

咱們就拿陳嘉庚老先生在抗戰時的一封電報作個例子。在兩頁電報紙的下方印有一排排四字一組的數字,這個就是中文電報碼。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以前電報碼都是手寫的。到了1933年的時候,中國正式引入打字電報機,從此電報碼的抄錄全都變成機器流程,鉛字印刷,省卻了無數人力。

在電報碼的附近,是譯好的中文,每四個數字上就有一個手寫的漢字在那裡。當時的電報譯員最繁重的工作,就是要靠人工逐字逐句把電報碼翻譯過來。

關於陳嘉庚先生的那封電報本身,其實也有故事。1938年10月,汪精衛發表“和平”談話。陳嘉庚聽到了十分憤怒,連續發了5封電報給他,予以斥責。恰好在10月28日重慶召開了第二屆國民參政會。陳嘉庚那時遠在新加坡,就在10月26日發了一封電報給重慶,裡面闡述了自己的參政提案。

當時他的提案一共有三個:“一、日寇未退出我國土之前凡公務員對任何人談和平條件概

最新小說: 火影:綱手,跟我一起旅行吧 穿越火影之修真者的逆襲 永劫,從壞桃開始的亂殺生涯! 契約到期後我甩了負心漢 以輔助之名,助力IG再次登頂 開局單杆147 神印:黑夜女神今天篡位成功了嗎 第一玩家 男扮女裝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北門老槍 神只:從哥布林開始 劍網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 一人:岐王李茂貞,千年歸來 網遊:開局2888億個屬性點 神秘復甦:此世之暗 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 網遊:一刀劈死神 網遊:神秘玩家 航海玫瑰 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