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國有股佔45%,五年後上市,上創業板,股價翻個十倍再說。
眾多聯席合夥人原本都很擔心,後面聽徐騰的主要目標是在創業板上市,立即投票透過這個美妙的商業計劃。
所以說,私企終究是私企,上市圈錢,先撈一筆再說。
徐騰也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如果中航和滬州不同意華銀財團長期控股,這個業務,他就不做了,集中資本優勢做華銀財團能做好的產業。
畢竟,大飛機產業不是那麼好搞的,政府提供的150億基金,加上華銀財團願意提供的220億都是rmb,完全撐不到盈利的那一天。
如果不做大飛機產業,將這些資金繼續注入機床產業,差不多也就夠了。
華銀財團終究是私企,不像央企那麼注重利稅問題,按照財團的大部分產業規劃思路,基本可以用“自行減稅”來形容,在國內搞“整機”企業,在歐美併購配套企業,同時將配套企業的註冊地逐步遷移到比利時、瑞士、英國、愛爾蘭、盧森堡……這種企業稅收較低的歐洲國家,在美國則是利用各個州政府不同的優惠稅收條款,以及美國和盟國的特殊自貿協議。
總之,利潤還是儘可能轉移到企業稅較低的歐美國家和地區,這和大部分的外資企業、跨國巨頭差不多,交稅的重任就交給央企、國企吧。
這麼做的好處其實有利於國際貿易的平衡,至少賬面上是比較平衡的。
國內的企業這些年熱衷併購海外的配套企業,其實多少都有這種想法,先收購,再轉移註冊,搞的多了,歐洲就不開心了,特別是德國。
現在呢,歐洲人還沒徹底覺醒,中資收購的阻力就不是很大,華銀財團2007年…2009年在歐洲的收購總額高達400億美元,全部都是各種不引人關注的中小型優質企業,給華騰汽車、中騰集團、華騰重工、華騰電子、華騰高科、神州電器集團……做配套的小企業,現在肯定要繼續收購一批給華騰數控集團做配套的中小優質企業。
賬面一看,華銀財團從歐洲的進口規模很高,其實就是左手到右手。
華銀財團從2002年開始,在徐總擔任理事長的階段就特別注重收購歐洲的優質中小企業,鬼子進村,都是小隊伍,一直不引人注意。
這兩年因為歐洲的大環境太差,收購速度明顯加快的幾倍,90%的企業都是歐洲有技術優勢的傳統制造業。
所以,華銀財團旗下的製造業產業集團在這兩年的壓力都比較大,海外收購嘛,拿到技術,拿到品牌的同時,肯定也要分擔別人的虧損壓力。
別人要不虧損,也未必會賣給你。
2010年的二次年會,後面幾天的議程就是專門討論這些問題,利潤轉移和虧損的控制要儘量平衡,對華銀財團這種跨國財團來說,可以施展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在德國的工廠能不能轉移到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將研發中心一分為二,甚至是一分為五,主要工作在國內開展。
如果德國政府和工會不允許,那要怎麼談判交易,實現雙贏,比如增加在德國的金融業和網路科技產業的投資,增加汽車研發中心的職位和投資。
這就是國際自由貿易。
跨國財團能夠完美的利用各個國家不同的產業政策和人才優勢,實現利益最大化,華銀財團在歐盟擁有12個運營中心,聘用的政策顧問、投資顧問、法律顧問、律師和高階會計師超過2000人,就是專門處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特別是華銀財團的中樞企業華騰公司,國際化的員工比例已經超過2/5,3700名僱員中有1500名員工是海外僱員,在海外工作,在全球g20國家都有分公司,都有緊密合作的公關和遊說公司,和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