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妹妹要是喜歡,以後哥哥天天給你畫,妹妹喜歡啥,哥哥就畫啥。”
一陣風過,院中角落裡的梨花瓣片片飄飛,夾雜著淡淡清香。
“老四!咱爹走了!”江子明在門口帶著哭腔喊了一聲,不做停留,立即就往老二老三家去報喪了。
********
(新人新書期,收藏、推薦很重要,各位兄弟姐妹父老鄉親,儘管把票票砸過來,不頂鍋蓋。投的推薦越多,你面板越白皙人就會越美,不信試試。)
第010章 出殯日,八人抬棺
死亡,是一場遲早要到來的節日,急不得。
所以江雨晴對待自殺者有種本能的厭惡。愛情不順,事業揪心,家庭不和睦,學業不理想……似乎隨便一個理由就能成為自殺的藉口。可是想想,在瞬息萬變的人生裡,堅持了,努力了,下一份下一秒,理想就實現了,譬如找到了真愛,掙到足以餬口的錢,家人互相理解,學習有所進步等等。可問題是,那些急於死亡的人,並沒有努力去改變不滿足的現狀,整日碌碌無為自甘墮落,又高聲疾呼老天何其不公,世道有多艱難,如何如何。
自殺,便是一種建立在逃避、懦弱、無責任心的基礎上的謀殺,不過殺死的物件是自己,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
江雨晴回過神來,沒有看到預想中爹孃痛哭流涕、哥哥滿眼淚水的場景。哀傷,肯定是有的,但還沒有達到催淚的程度。試想,妻子死後,莊子鼓盆而歌,大口吃肉喝酒。相伴多年的老妻亡故,莊子難道沒有一絲一縷的悲哀?非也,不過更為妻子脫離苦痛迴歸本源感到開心而已。
對於這一點,江雨晴還是自信的,建立起強大的心理防禦,多好的事情不得意忘形,多壞的遭遇不悲天憫人,挺好。
二伯家已經響起哭喪的聲音,江子愚和董氏匆匆趕過去,加入了哭喪的大軍。隨著越來越多的子孫後代加入,這哭聲越來越響亮,但聾子都聽得出來,也僅僅是哭聲而已,鬼知道有沒有真哭。農家就是這樣,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親人離世,就算是沒淚,也還是要哭出聲來的,哭聲愈大,代表著生前越孝順。
江雨晴對這個傳統有些不解,如果孝順不孝順可以用去世後的哭聲來衡量,是不是意味著再混賬的兒女一旦哭得大聲,就抹去了往日裡的混蛋行為?在她看來,對父母生前點點滴滴的孝順,便是對二老百年之後最大的哀悼。
江俊山嚥了氣,楊氏領著四個兒子給他洗了澡,穿上了早就做好的壽衣,並把他安放在十幾年前就準備好的棺材裡。農家人一旦年過半百,基本上就開始準備棺材了。因為生活拮据,棺材的材質多以桐樹為主,外面塗抹桐油和黑漆。
棺材在江子明家堂屋裡端端正正擺放著,四個角落都墊了高高的凳子,白綾從棺材上懸下,隨著氣流擺動。前面的几案上燃著胳膊粗細的白蠟燭,几案的前面置放著火盆,盆中炭火旺盛,子女不斷往裡面新增著紙錢。
“我的爹啊,你咋說走就走了。”、“爹啊爹,我的親爹。”、“我的老天爺啊!”……
孝子個個都哭出了淚,沒有嘶聲力竭喊得,孝女個個並不見淚,但成了哭哭喪聲的中堅力量。反倒是幾個小孩子,可能還不理解死亡為何物,在院子裡嘻嘻哈哈亂跑亂鬧,並沒有被大人喝止,“孩子小不懂事”這塊免死金牌從古至今都通用。
連續三天,早晨吃完飯去哭,中午吃過飯繼續哭,一直到夜深人靜,才停了哭聲,回家睡覺。
不知是不是上天憐憫,從江俊山駕鶴西遊之後,天氣就一直很涼快,空氣中的溫度沒有往日裡悶熱,因此才能守靈三天,否則天氣熱的時候,一天就要入土為安了。
第四天,一大清早,天還沒有大亮,江家幾乎所有的人都已經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