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陛下!”眾少年一齊向帝乙躬身施禮。
帝乙含笑擺手道:“此地並非朝堂,你們這些娃娃也非朝臣,不必講究這些繁文縟節。大家隨意一些最好,都坐下說話。”
話雖如此,在大王面前,又有哪一個敢當真放誕無禮。少年們再次躬身致謝後,才規規矩矩地在坐席上跪坐下來。
帝乙又讓殷受在黃飛虎前面的第一席上就坐,隨後便吩咐開宴。
霎時間諸般玉液瓊漿、珍饈美味流水般送了上來,眾少年依照禮節先後向帝乙和殷受祝酒。在酒席上,帝乙隨口點評少年們在田獵之中的表現,每言必有所中。被他點到之人無不躬身受教,且暗自欽佩大王神目如電。
酒過三巡,帝乙的目光宴上眾少年的身上逡巡一遭,笑道:“有宴無詩,難盡其歡。朕觀諸位都是我大商未來之棟樑,不如便在席上賦詩一首,令朕一觀你等胸中之志!”
李靖心中暗道:“來了。”
眾少年聽了帝乙此言,卻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平日喜好文墨的自然歡喜鼓舞且摩拳擦掌,誓要在大王面前一展所長,說不定便能如三天前的李靖等三人一般獨享殊榮。而另一些素來疏於文事的就不免書到用時方恨少,雖然在大王駕前不敢說什麼,卻都是愁眉苦臉的模樣。
帝乙金口玉言,一言方出,便有內侍捧來文房四寶,分別放在每個少年的几案之上。
不管內心對聞仲上次那一番教導是如何看法,但殷受此次卻是當真未曾在其中摻上一腳。他坐在席上看著一群少年或喜或憂,或斟酌吟哦或冥思苦想的神態,頗有些站在橋頭觀水流的悠然。目光轉到對面,見相對席上的李靖居然和自己一樣只是左顧右盼,一派悠閒之狀,竟是一點也不著急構思提筆。
在這個世界,詩歌已經發展為一種較為成熟的文學樣式——畢竟連日後紂王這位非專業的人氏都能在女媧宮題寫一首格律尚算整齊的歪詩,在座的少年個個出身世家,耳濡目染之下,便是文才平平之人在絞盡腦汁之後,也都拼湊出幾句還算讀的通的文字。
約莫一炷香的時間過後,眾少年紛紛停筆。直到這時,李靖才捉筆在手,運筆如風,只短短几下呼吸的時間,便在紙上一揮而就。
看著李靖作詩的輕鬆之態,殷受的雙目之中升起一層極淡的陰霾。
第十七章古韻《無衣》
看看眾少年皆已停筆,帝乙便命內侍將各人的詩稿收了上來,又將殷受喚到身邊,要他將眾少年的詩作逐一誦讀一遍。
殷受領命後將所有詩稿捧在手中,語調鏗鏘地大聲誦讀。他每讀罷一篇,帝乙都出言稍加點評,雖然他話語中以褒揚激勵為主,但品類之高下,自然分明。
在三十餘首詩作之中,楊任一首詠竹自況的五言詩大受帝乙青睞,將詩中“有節骨乃堅,虛心品自端。任爾風雨驟,寧折不肯彎”幾句反覆吟哦,親手斟了御酒一杯賞賜楊任。黃飛虎所做一首詩的文采意境都只平平,但最後的“願將千騎逐輕車,誓憑寶刀戰胡酋”兩句中蘊含的豪壯之氣和報國之志頗為帝乙褒獎,亦受賜一杯御酒。
除了他們兩個,另有三個少年因詩作得到帝乙嘉許而受賜御酒。
殷受一篇篇讀了下來,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李靖的詩稿卻被放到了最後。等翻到最後一張箋紙時,殷受先在紙上掃了一眼,登時呆在當場。
“王兒,最後這一篇是誰所作?你為何不讀下去?”
帝乙的發問驚醒了發呆的殷受,他定一定心神,轉身稟道:“父王,這是中諫大夫李大人公子李靖所作之詩。因為是一首很少見的四言古韻,所以兒臣初見之下有些驚異。”
“哦,王兒讀來聽聽!”帝乙大感興趣,時下詩壇盛行的是五言詩和七言詩,曾在數百年前風行一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