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韓國良也是有些責怪偵查員的大驚小怪的。能當上偵查員的人,自然是頭腦聰明,眼光敏銳的傢伙,年輕的偵查員立即就能夠感受到韓國良的責怪。他立即向韓國良敬了個禮,然後對他說道,“韓組長,根據《野外行軍手冊》的要求,任何可能對隊伍具有敵意的武裝力量,都是可疑目標。我對於可疑目標的報告,完全是按照《手冊》的要求進行的。”
韓國良好像一下子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
他想到,“是啊,這就是《手冊》裡的要求。自己每天都在背《手冊》,揣摩《手冊》裡的內容。可是《手冊》裡在第一頁就要求,必須重視每一個敵人,必須正視每一個可能存在的威脅。無論是偵查員的報告,還是自己的命令,都完全是按照《手冊》的要求進行的。自己這種情緒可是不對頭的。因為根據王師尊的要求,對於《手冊》的執行,必須是徹底的雷打不動的。”
韓國良畢竟是這個時代少見的,接受了正規化教育的人。他立即整理了情緒,開始觀察敵我兩方的情況。對面那二十多個破衣爛衫落魄無比的匪徒,明顯是沒有預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們作為土匪,也是那種最底層最破落的土匪。
像明朝末年的大多數土匪武裝一樣,這些人大部分原來不過是最普通的佃農。他們有的是因為得罪了地主被奪佃,有的是還不上驢打滾的高利貸,反正,說起來他們也是挺可憐的人。不過,這些人在一個本地出身的,被荊州衛革職的把總的聚攏下,居然也受到了一些基本的訓練。他們看到嚴陣以待的民兵部隊,居然沒有立即潰散逃跑。
民兵隊伍這邊的情況則是更加簡單。土匪突然出現的時候,確實讓這些年輕的,沒受過多久訓練的後生們緊張。可是很快,因為身在方陣中,左右前後都是服裝統一,拿著長槍的同鄉少年。這種情況,讓他們產生了一種作為團體一份子的巨大心理力量。更主要的是,日常的訓練和學習,特別是工作組對他們不停的宣傳開始起到作用。後生們的畏懼情緒迅速的一掃而光,殺敵立功掙榮譽的情緒,馬上激昂了起來。
韓國良很滿意自己這方的情況。不過,他看到明顯處於弱勢情況的土匪們,居然沒有出現動搖潰散的情況,也暗自提高了幾分小心。對現場的情況進行了基本判斷之後,韓國良立即下達了第一條命令。
。。。
第79章 大練兵3
王書輝對於戰爭的看法是宏觀的。【閱】樂…文…他認為戰爭是實現意識形態的一種手段。正因為這個原因,才有偉人的名言,“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
王書輝對於具體的戰鬥的看法,則是一種微觀的機械性的看法。他認為,決定具體戰爭的勝負的,是戰爭雙方的意識形態和國家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程度決定的。而戰鬥的勝負則是完全的由客觀和主觀的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
他機械性的認為,戰鬥的勝負,必須看參戰雙方軍隊的兩個客觀條件和一個主觀條件的對比。兩個客觀條件是,訓練水平和武器水平。一個主觀條件,是部隊指戰員受到的思想教育。
王書輝把具體的戰鬥看成是一個客觀過程。他認為,實現戰鬥的勝利必須按照“七步走”來執行。
所謂“七步走”指的是,一切戰鬥,無論敵人是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部隊都必須按照“敵情偵查”、“戰場設定”、“遠端打擊”、“近戰殺傷”、“救治傷員”、“防疫清場”、“總結經驗”這七個步驟來完成戰鬥。
王書輝認為,中國的軍事文化,從上古時代炎黃二帝發起的阪泉之戰到了明朝末年這個歷史階段,因為生產力水平的急劇攀升,決定戰爭的因素變得越來越客觀,越來越實際。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情況雖然仍舊存在,但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已經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