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頁)

爾語成為通用語言,到古巴比倫王朝(建於公元前18世紀)時,阿卡德語楔形文字最終成為兩河流域通用文字。蘇美爾語言和文字逐漸成為只有學者才能掌握的古語文,在宗教、儀式和文學中作為高深學問被使用。到帕提亞時期(前126—公元227)後各種的楔形文字全部失傳。

和漢字相同,蘇美爾文字基本上是一種表意文字,其中也包括一些表音符。以中文和蘇美爾文為代表的世界上的原創表意文字實際上是表意符為主、表意和表音符混合組成的文字。動詞、名詞和形容詞基本上由表意符表示。和漢字不同的是:它造字的原則是儘可能地限制增加符號數量(現知蘇美爾字元約1800個),因而,蘇美爾人用一個符號同時表示幾個詞義相近而發音不同的詞,如“口、牙、鼻、說、詞”讀為:ka, zú, kiri4, dug4, inim,但都用一個符號表示。為了區別同一符號表達的不同詞,它在語義符號後附加表示不同讀音的表音符號,或在詞尾和詞頭附加表意的“定義符”或稱為“部首偏旁”,如“木、神、地名、織物”等等。蘇美爾楔形文字中的部首和漢字中的形符(偏旁部首)功能同樣,多數放在聲符的左面(前面),少數放在聲符的右邊(後面)。唯一不同的是,古漢語詞彙多是單音節,一個漢字只需要一個聲符,因此可以和意符合體成為一個方塊字,而蘇美爾語中多音節的詞彙有一些,有時一個詞需要兩個以上的聲符,無法成為合體的方塊字,如:蘇美爾詞gi?+gu…za “座椅”中的gi? “木”為左形, gu…za = guza為右聲,和(中文)木+奇=椅一樣同出於形聲造字原理。ídIdigna “底格里斯河”的íd=水(左形)+Idigna(右聲),和水+工=“江”同理。uzmu?en = uz(左聲)+ mu?en“鳥”(右形),和甲+鳥=鴨的造字法一樣。蘇美爾語言的語法特徵被稱為粘著語。它的詞根不變化,依靠在詞根上新增前、中、字尾來表示語法作用。和漢語一樣,名詞和動詞是同形的。它的詞彙基本上是單音節的,一種物或一個概念由一個符號(字)寫出。

三 消亡了的蘇美爾和阿卡德語楔形文字(2)

楔形文字的符號的形態或字型演變和我們的漢字類似,也是由圖畫符號的圓筆向抽象的方筆發展,由圖畫符的多筆畫字向抽象的少筆畫字發展。古蘇美爾圖畫字苻的圓筆畫很多,各字大小不一,合體字寫得分離,筆畫繁多,相當於我國的甲骨、金文時期。到了阿卡德帝國統一時,阿卡德字雖仍保留一些圓筆,但字形規範、造型十分典雅,似畫似字,從書法美學看是最精美的楔形文字。它相當於我國秦帝國的規範化的小篆字。到古巴比倫時期,出於書吏對書寫效率的要求,筆畫的圓筆已全部消失,字形的筆畫被大量簡化,類似我國由秦到漢時期的隸書革命。國王的石刻碑銘為了追求藝術效果,仍使用古阿卡德和烏爾第三王朝的典雅古體字,像著名的漢穆臘比法典碑就是用繁體的古體字寫成。在民間,新的簡筆字被大量地使用,大大提高了書寫效率。楔形文字的簡化過程在以後的巴比倫、亞述各時期仍逐漸進行。尤其是在北方的亞述,最後的簡化字不但筆畫少而且把斜筆畫變成了橫筆或豎筆畫,和古字型相差越來越遠。最後的波斯楔形文字,受字母文字的影響,把字筆畫簡到最少,放棄了大量的表意和同音符號,成為十分簡潔的41個音節符加極少的表意符的新文字。

阿卡德文字是古代兩河流域楔形文字使用範圍最廣,時間最長的一種,起源於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完全廢止於公元第一紀左右。由於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文明產生於各種語言互相交融的近東地區,埃及和蘇美爾人必須用表意符的讀音表示他們不理解的外族名字和詞彙,這些拼寫外國語言的表意符自然而然地演

最新小說: 我!開局三個天賦 技能太多了 全民領主:地精弱?那就建奇觀! SS級天賦,代價是變成女生? 領主:我願建立一方樂土 你為什麼不打籃球? 雙職業,無限重置,閣下如何應對 第四天災:玩家對抗玩的就是真實 足球教練,我選擇國足 分身都是樂子人,他信了他信了! 全民巨魚求生:我能聽到巨魚心聲 綻放於冬 網遊三國:從南海開始,虎視天下 網遊:金色天賦用來打金怎麼樣? 求生試煉:從貓女開始進化 1984,我在公牛隊當老闆 斬神:纓子請自重,你別亂來呀! 傳說時代 我太想重生了 武道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