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得極為親民,這種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而那些剛才因為面子沒有跟著鼓掌的觀眾,此時也是後悔不已看樣子這麼玩,真的是很好玩啊!連首相大人還有秦王殿下似乎都跟著鼓掌合音了呢!
網路上、收看電視直播的那些更多的觀眾,此時也有很多人都笑哈哈的放下了手,一邊聽著極為動聽和激昂的旋律,一邊在期待著宗師的下一次轉身。
臺下的觀眾怎麼想,宗師自然是不知道,但宗師很清楚,這樣的指揮方式一旦在這個世界現世,絕對會引發轟動的。
在前世,這種掌聲有著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名字叫做“拉德斯基掌聲”,顧名思義,這種鼓掌合音的方式,就是從這首《拉德斯基進行曲》開始流傳開來的。
只是“拉德斯基掌聲”到底從什麼年代開始,這個宗師就不是很清楚了。但無可置疑的是,早在波斯考夫斯基(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曾經在1955年到1979年連續二十五年擔任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年度指揮家)時代,就已經有“拉德斯基掌聲”了。
有人說,在更早的克勞斯(曾經在1939年到1954年執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時代,也有“拉德斯基掌聲”的存在。
不管“拉德斯基掌聲”是合適出現的,但這種用掌聲進行合音的方式在前世確實是已經形成了一種傳統。在前世,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於1987年開始實施輪換的年度指揮家制度,在那一年,卡拉揚指揮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讓全世界為之耳目一新,同時,僅僅擔任過一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年度指揮家的卡拉揚,也讓華夏人民知道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知道了這首用鼓掌聲進行合音的《拉德斯基進行曲》。
自卡拉揚之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都會更換一名年度指揮家,雖然也有諸如楊松斯、阿巴多、梅塔等著名指揮家輪流擔任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年度指揮家,但兩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年度指揮家絕對不會是同一個人。
在這些年度指揮家之中,每個人在指揮演繹最後這首《拉德斯基進行曲》的時候,每個人指揮台下的觀眾跟著一起鼓掌合音的手法都不同。像卡拉揚,是穩重中不是老小孩一般的俏皮;像祖賓。梅塔,則是一如既往的嚴謹大氣,即便是指揮觀眾鼓掌,也一如他指揮樂團樂師的嚴謹;像馬瑞思。楊松斯,則是非常的瀟灑,與觀眾們的互動極為的深入:像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則是非常的平衡。
宗師這次為了讓“拉德斯基掌聲”在這個世界紮下根並流傳開來,也是耗費了不少的腦細胞,他結合了前世好幾名著名的年度指揮家指揮這首曲子的風格,最終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指揮方式。
《拉德斯基進行曲》因為是三部曲式結構,因此一共會出現三次a段旋律,也就會出現三次“拉德斯基掌聲”。第一次是因為臺下的觀眾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指揮方式,因此掌聲並不算很熱烈,畢竟還有一部分觀眾沒有鼓掌。
但當旋律第二次再現a段的時候,當所有的觀眾看到宗師再次轉過了身,一下子全都提起了神。
甚至連皇家包廂內的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都跟著站了起來。
下一刻,當熟悉的a短旋律響起時,宗師再次做了一個鼓掌的動作,這一下,包括皇家包廂內的華皇陛下、皇后娘娘、皇太子、公主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跟著旋律的節奏鼓起了掌。
從華皇陛下到親王殿下到首相大人到內閣成員再到普通的觀眾,就連臺下第一排最中央坐著的老媽,都鼓起了掌。
只是,這個掌聲或許是因為觀眾們太興奮而顯得有點太大聲了,所以宗師立刻做了一個雙手下壓的動作,緊接著又做了一個“噓”的動作。
這種極為親民的動作,頓時就讓臺下所有的觀眾都笑了起來。但也正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