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建都在洛陽,東漢時期以洛陽為起點的‘絲綢之路’,使得這座古城變得繁華且來往客商絡繹不絕,縱然天下局勢動盪不安,可是在洛陽城猶如和平昌盛的大隋的一處縮影。
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聖賢雲集,人文薈萃。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法定命名為神都的城市,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頭與核心,河圖洛書在此誕生,儒、釋、道、玄、理肇始於此。絲綢之路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中國的國名便源自古洛陽,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因洛陽而享負盛名,洛陽因牡丹更添幾分優美之地。牡丹其栽培始於隋,鼎盛於唐,宋時甲於天下。它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富麗堂皇,寓意吉祥富貴、繁榮昌盛,是華夏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徵。洛陽牡丹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複色9大色系、10種花型、1000多個品種。
牡丹花會起於隋唐,盛於宋朝。每年四月是牡丹盛開的時節,各地文人墨客隨之徐徐而來,頃刻間洛陽城花海人潮,競睹牡丹倩姿芳容。牡丹的栽種得益於隋煬帝楊廣的支援,只因牡丹寓意非凡,隋煬帝初登大寶,吸引眾多的客商以及文人墨客召集大隋國內鳥獸草木盡皆來到京師,這也是為了讓反對遷都者閉嘴,又開闢出二百里地栽種牡丹。
因此,每年四月五日至五月五日都是洛陽花會的時節,整整一個月時間裡。無論是深閨大院的富家小姐,還是每天之乎者也的寒門書生,亦或是待嫁閨中的少女等皆會紛紛盛裝打扮上街參加一年一度的花會,就是找尋自己心儀的另一半。
洛陽不僅僅有為其一個月的花會時節,還是一處風景名勝眾多的地方。無論是人文景觀或是自然景觀,在當時都是一些文人墨客嚮往之地。李逍遙第一站就是想去看看龍門石窟,畢竟此處美景無論是古代或是現代都是非常著名的地方,由於魏文帝大力弘揚佛教使得此地成為一處佛教聖地。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李逍遙在隋朝末年,前來觀賞根本就沒有達到現代知道的那種規模,可是依然宏偉壯觀。西山崖壁上以北魏時期開鑿的洞窟為主,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
而且此刻洞內的景觀完整無缺,且每一尊佛像均是栩栩如生,李逍遙等人皆是讚歎不已,而且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內。當初,李逍遙前世也曾來到過龍門石窟遊玩過,只不過那個時候的龍門石窟經歷了盜賊年代使得它原本的模樣相差甚遠,殘缺不堪。
看到完整且宏偉的佛像,每一尊佛像無論是神情以及神態都如真人一般,讓人不得不讚嘆工匠的雕刻技藝的鬼斧神工,鐵玄也算得上是在雕刻手藝中沉浸了幾年時間。當他見到這麼宏偉高大的佛像時,兩眼都瞪直了。
伍天賜身為武將,基本上名山大川與他隔絕,他的夢想只有一個為國效命。可是,跟隨著李逍遙這麼久,也逐漸習慣他的嗜好。此次來到洛陽居然沒有去洛陽花會,反而直接來到鳥不拉屎的陡峭巖壁處,他還以為李逍遙沒事幹呢,當跟著李逍遙的腳步走到龍門石窟內,他也傻眼了。
他實在是不曾想到伍天賜居然知道此地有如此宏偉壯觀的佛像,彷彿李逍遙像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