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京是按照中國隋唐時代的京都格局設計出來的城市,隋唐洛陽城北有邙山,南有龍門山,東南方向洛水貫都。
京都的四周被山所圍,東臨鴨川,西有桂川逶迤向南流過,內部模仿長安設計成長方形。後代的千本路即相當於當時的朱雀大路,京城正北是船岡山。
隨著平安律令逐漸式微,京都變成以鴨川和大內裡御所為中心的都市,在經濟上有所發展。鎌倉時代政權因為移到了鎌倉,相對的政治城市的色彩減弱,而逐漸變為經濟城市。
室町時代因為室町幕府位於京都,其作為政治都市的一面又有復活。為了經濟發展,養成了由被稱為“町眾”的有力市民的自治的傳統。
作為東瀛島國的戰國時代的開端的應仁之亂,使得城市幾乎被燒盡。
此後被捲入戰亂中,一時衰弱下來。
這時候的京都,分為上京和下京。在這之後,在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保護以及“町眾”的支援下。又逐漸復興。
特別是豐臣秀吉對都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對散落在各處的寺院進行建設。
在德川幕府時期,雖然主要的統治中心轉移到了江戶,京都作為全國第三大城市,還是非常有實力的。
前兩名大城市分別是江戶、大阪。
其中江戶第一;大阪則在京畿五國的地盤中。
京都本來就很強大,尤其是到了松平容保時期,又多次大規模整修,使得京都的防守在附近地區,還是首屈一指的。
松平容保實際控制的地盤除了京都本城以外。還有城周圍,主要是城南的五畿,也就是五國,相當於後世拱衛都城的郊區。
這五個國分別是 山城國、大和國、河內國、和泉國、攝津國。
麥軻對手下的兵力進行分工。
其中,大和國最大,由豬頭總司令率領他的大隊前去攻打。
天軍的十五萬人對付大和國的兩萬常備役軍隊,應該不在話下。
山城國、攝津國這兩個中興藩國,派了驢頭司令前去解決。
雖然這兩個藩國面積比較小。但是常備役每一個藩國依然是兩萬人。
所以,驢頭這一隊人馬。是十五萬對他們的四萬!
還剩下兩個最小的藩國,就是和泉國、河內國,則交給樸不歡,他的人馬一直是五萬,無增無減,對付兩個小藩國的四萬常備役。
進攻京都的戰鬥。由麥軻親自指揮,軍隊是東瀛特戰隊第三大隊,司令員是橫路俊三的替補。
這就是橫路俊三的兄弟,橫路俊四。
孝明、張之洞跟著麥軻一路,他們都是因為自己的親人遇險才過來的。否則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麥軻在安排這些軍事行動的時候,一直和三條優美保持聯絡,哪怕就是聽三條優美絮絮叨叨,不是地心不在焉地回應一聲,也是好的。
儘管三條優美很是了得,平時巾幗不讓鬚眉,這個時候,也還是流露出女人的柔弱。
她現在特別依賴和麥軻保持說話。
這個任務本來交給張之洞去完成最好,可惜現在和靈犀一動的交流方式依然是兩條直線模式。
而這兩個直線的一端必須是麥軻。
也就是,麥軻可以和三條優美交流。
或者,三條優美也可以和麥軻交流。
所有這種交流,都必須透過靈犀一動。
實際上,沒有靈犀一動,不可能有這樣的交流。
還有一條更基本的要求,就是交流雙方都必須是基督徒,已經在主內建立了同心!
這時候,二小黑飛了過來,向麥軻彙報,說它們那些追蹤鼠,已經確定了地點。
二小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