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
沒有人是將一切悶在心裡,然後突然決定娶或者嫁給某個人的。我們是社會性動物,存在於人群之中,在婚姻的起點與終點,都聽得到他人的聲音。
我找老婆,你別說話。可能嗎?
幸福指數(1)
女人總有些虛榮心,沒誰不想要好生活,尤其是走進婚姻的女人,相互的對比之中,幸福就物化成了老公的能力大小。
突然有一天,她發現,儘管在同一星球,同一屋簷下,她和丈夫卻生活在兩個規則完全不同的世界裡。這個世界,實際上是他們婚姻生活的參照系,他們都據此調整自己的定位,但是因為引數不同,兩個點始終無法重合。
她穿著每天一換的套裝出入高檔寫字間,嚴格遵守朝九晚五的打卡制度,溫婉有禮裡透著恰到好處的親切和距離;他永遠一身休閒裝束,在交稿子的那幾天去雜誌社的辦公室,和一幫哥們兒稱兄道弟不分彼此。她對各類品牌瞭如指掌,一眼就能認出女友的新手袋是LV還是Chanel,他卻對此渾然不覺,將“李寧”當“耐克”。他們被各自的朋友同事圈所薰染,潛移默化地接受各自不同的行為規則以及由此建立起來的評價系統,給自己的生活滿意度打出不同的分數。儘管,他們是出自同一學校同一專業的師兄妹。
差異在週末的兩次聚會中顯現:兩場以“暖房”為由頭的聚會。
第一場聚會,給她展示了他的參照系;第二場,則是她的。
先是三環內的一套新居。位置不錯,可她不喜歡,缺少她所需要的諸如社群環境之類的品質。面積不大,很實用的兩居室。她用挑剔的眼光審視:傢俱看不出什麼牌子,並不順滑的五金件顯示出極為一般的廚具品質,沒有專門的衣帽間,臥室的陽臺變成了小書房。相比之下,她現在的房子,非常不錯,她也聽到新房的主人誠心誠意地讚歎她的生活。她謙虛地客套,心裡卻很熨帖。
她不是不喜歡炸醬麵,只是當午餐在鬧哄哄的老北京炸醬麵館時,她的心裡多少有些厭煩。是的,她更喜歡優雅的環境,或者說,她們那一群人,吃的是環境,而非食物本身。
沒什麼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各自分屬不同的生活圈;或者倒過來,各自的生活圈,決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他的參照系裡,她感覺到了自己生活的優越。這種向下的比較帶給她幸福感,但是很快,週日的另一場聚會,就讓這短暫的幸福蕩然無存。
這次聚會的東道主是她的女友,地點是一套臨近香山,近200多平方米的疊拼“townhouse”。她其實已經發現,這幾年,她的朋友同事們正掀起新一場買房運動。嘴上不說,可心裡或多或少在暗暗較勁:房子面積、社群環境、裝修品質都是比較標準。一眼看去,都是大牌裝修公司的傑作,都是長年“高階灰”生活裡煉就出來的眼光,都是經濟實力支撐下的品質。在這一場新運動中,她明顯落後了。
看看女友的新宅。當然是精心設計的作品,從房間的功能分割槽,到桌布的運用、色彩的配搭,細至衛生間的小片瓷磚,都大有講究。從進門的那一刻,就能聽到女人們有些誇張的尖叫,發自內心的讚歎,頗有見地的比較和評判。男人們沒有那麼細膩,多半走馬觀花,但此時的心裡,多多少少都有壓力。如果女人們將舒適的房間、優美的環境、高尚的品位當作幸福生活的指標和參照的話,男人們就得有支撐這些幸福指數的經濟實力。
女人總有些虛榮心,沒誰不想要好生活,尤其是走進婚姻的女人,相互的對比之中,幸福就物化成了老公的能力大小(當然,能力並非單純的經濟實力,還有其他種種指標,比如是否細心體貼、是否有品位、情商智商是高是低等等)。
“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