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時候我在福建那邊買了些梅花樹回來,準備過完了年就和山上的桃樹套種在一起。”張太平回答道。
老村長責怪地說道:“挖坑這種事情,怎麼還需要朋友過來幫忙?需要人了在村子裡面隨便叫兩個就可以了啊。”
大傻的事情張太平也不好向老村長說明白,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兩人來到老村長家裡面的時候屋子裡面已經聚集了好些人,老少都有,全都是喜歡熱鬧的人。尤其是那些個老頭子,有著幾十年耍社火的經驗,肚子裡面玩社火的花樣可不少,是必不可少的人物。
等眾人在屋子裡面找地方坐好之後老村長說道:“我已經問過豐裕口那邊了,確定今年會耍社火,具體時間還沒有定下來,但是出不了十五左右,那麼咱們現在就得開始準備了。”
一個老頭子站起來說道:“那咱們今年準備什麼東西?”
“社火”亦稱〃射虎〃,是我國西北地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是指在祭祀或節日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
社火產生的年代相當久遠,它是隨著古老的祭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遠古時的人類正處於幼推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原始先民們對人類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許多現象如對日月、災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於超自然的力量來主宰它,於是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神。當社會生產由漁獵轉入農耕,土地便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渴望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或驅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動便產生了。
《論語疏》稱儺為逐疫鬼也。樂府雜錄記:驅儺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黃金為四目,衣熊裘,執戈揚盾,口唱巫術咒語,在室內到處亂打,以使鬼懼怕而逃遁。隨著歲月的流逝,經朝歷代,這種驅儺由宮廷傳入民間,逐漸形成巨大的民俗禮儀活動,演變為鄉村祭神、娛神、迎神的賽會,並加進雜戲表演。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陝西等地都要舉行的、熱鬧非凡的社火活動。
社火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演形式就是高臺了,每個高臺上面都有一種主題,有的是兩個人抬,有的是四個人抬,花樣也是百出,最為經典就是神話故事裡面的元素了,像什麼三打白骨精,大鬧天空之類的,還有的是取自於歷史之中的元素,像什麼三顧茅廬之類的,不可一言而盡。
隨著社會的發展,遠古時代保留下來的社火,融入和賦予了新內容,表現形式也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間傳說、戲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寶雞市陳倉區村民表演的芯子社火,在一個平臺上固定一根高達2—3米的鋼筋,用彩紙在鋼筋上做出老虎、棉花、雲朵等形態各異的物體,男女兒童裝扮成古裝戲劇人物,在鋼筋上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而關中這一帶的社火全都是從寶雞擴散開來的,所以和寶雞那邊的玩法一樣。
老村長想起了張太平家裡面的兩隻猴子,說道:“弄一個孫悟空的形象怎麼樣?”
老人們全都撫須點頭說道:“孫悟空是必須有的,這是社火之中的經典。”
“大家再廣集思路,將自己心中好的想法說出來,咱們甄選。”老村長又說道。
一個人的想法或許有限,但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話那想法絕對是一個接著一個,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絕對不是戲言呀。
想法多所得到的素材也就多,不過村子有點小人手稍顯不足,也就不能將所有的想法全都做出來了,只能在裡面挑選幾個最好的了。
老村長朝著張太平問道:“大帥,你家的那兩隻猴子可不可以用到?”
張太平點頭:“這個沒問題,不過只能安排一隻猴子的戲份,因為悟空這幾天正在學習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