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頁)

一旦確立了師徒關係,就是所謂的師徒如父子,和一家人一樣。

“偷活”的“偷”字是一箇中性詞,是指去別的場子看相聲或者學習別的曲藝形式。我認為這都很正常,因為相聲不像其他的藝術形式,它無章可循,如果只是學習一個老師的,等學出來和這個老師一模一樣的,這個學生也就完了,相聲應該借鑑其他的曲藝形式。雖然相聲界講究師承關係,但是相聲界是一家人,各個師承間都可以交流,雖然我們拜師是一個人,但是會有很多老師來教我們。

相聲講究“學說逗唱”四門功課,其實,“逗”是不能學的,它是融合在節目之中的,要靠演員的表演,“逗”的能力的高低和天賦有關係,很多人也有透過後天的努力學好的。

中國相聲的百年傳承(1)

相聲是說學逗唱的藝術,是諷刺藝術,是群眾當中一種智慧人對生活態度的表達。相聲發展有自己的特點,來自市井和民間,主要功能是透過笑來為底層群眾解意、開心,表達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相聲藝術如今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曆史,舊時的相聲透過岔曲說唱、喜劇小段,民間笑話,延伸出一種獨立形式,從單口到對口再到群口,呈現出固定的表演模式。

相聲界公認的祖師爺是朱少文(又作朱紹文,藝名“窮不怕”),而對相聲發展貢獻最大的則是張壽臣。中國相聲自從有了張壽臣先生,格調升高了,地位提高了,用句時髦的話說,開始和文化接軌了。但說到歷史,就不得不提起三位大師——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

馬三立是平民藝術家,他的相聲帶有強烈的市民性,嘲弄神聖,啟發明志。因為生活在天津市井俚俗的環境中,所以他的表演從不裝腔作勢,沒有過於依附政治。主要作品充滿了小人物的矯捷、幽默和遇到尷尬時的自我解脫、自我嘲弄。馬三立知名的相聲,比如傳統相聲《開粥場》,幻想自己很富有,要開粥場,賙濟窮人,透過理想幻覺的破滅,引起人們的鬨笑。再比如嘲弄神聖的作品《吃元宵》講孔子在周遊列國遇到尷尬的時候也做出了常人不齒的事情,元宵一文一個,孔子改為一文十個。透過調侃孔子造成反差,博得會心的一笑。這都是經典作品,藝術家透過相聲反映了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

相對於馬三立,侯寶林的相聲更講求文化品位,喚醒人們認識社會,以人為本。是他把相聲從市井藝術的格調中拔高,去偽取精,讓相聲登上大雅之堂,他的作品帶有中華民族的機智和文化。比如侯寶林的代表作《關公戰秦瓊》,這個作品在非常特別的環境下違背常規的合理性,由大軍閥操縱,讓不是一個年代(漢、唐)的兩個人打仗,荒唐對荒唐,於是演出了一場鬧劇。“我在唐朝你在漢,咱倆打仗為哪般,讓你打來你就打,你若不打他不管飯”。原來,在一定的時候,為了吃飯,原則是可以改變的,這才是經典的相聲,既有娛樂作用,又有笑後引人思索的作用。

而單口相聲大師劉寶瑞,與前兩位大師又有不同,他被稱為中國短篇小說的勁敵。他的作品以描述人情世態和社會不合理現象居多,除了勸解人們遵守傳統道德,也有反諷的意味。比如《賈行家》,講賈行家急於開藥鋪,找的合作伙伴是滿不懂,由於不瞭解內部結構,沒有科學態度而簡單對待生意,結果把老婆孩子都作為商品賣了,最後賈行家一當家,傾家蕩產。這個簡單的段子告訴我們必須講求科學發展觀,如果像賈行家這樣,只能使社會倒退,家庭破裂。

經典相聲的價值就是多少年後總能在社會生活中找到影子,找到生活的真諦。

新中國成立後,很多藝術家在自己演出、培養學生、繼承傳統中做了努力,比較典型的就是相聲改進小組。這是相聲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階段,老藝術家開始意識到僅僅是民間藝人不能拯救相聲。他們非常明

最新小說: 第一玩家 男扮女裝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北門老槍 神只:從哥布林開始 劍網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 一人:岐王李茂貞,千年歸來 網遊:開局2888億個屬性點 神秘復甦:此世之暗 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 網遊:一刀劈死神 網遊:神秘玩家 航海玫瑰 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 網遊:我靠遊戲幣就能變強 九幽生死簿 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 別人玩遊戲,我修仙 無職法師 網遊之止戈三國 海島求生,從每日情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