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了。”
李仙洲隨後說道:“我的部隊中完全由中國方面武裝起來的第7軍雖然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被打殘,但依然擁有一定的戰鬥力,而且部隊中現在營以上的軍官全部由中國的軍官擔任,第7軍計程車兵也對中國抱有充分的好感。”
“那麼就第7軍。”聽兩位將軍說完,費內巴切說道:“將第7軍調向伊斯坦布林,負責伊斯坦布林一帶的安全,我相信要不了多少時候,奧斯曼帝國就會發生一場劇烈的動盪。”
費內巴切上將和李仙洲中將相互看了一眼,同時聳了聳肩,他們只是真正的軍人,在戰場上他們能夠應對任何突發的事件,但對於陰謀和政治,他們就有心無力了,但願一切都能向鄭介民所說的那樣能夠獲得順利解決,否則對三方盟國的戰爭影響就實在太大了。
其實這時候被勝利光環籠罩的奧斯曼帝國的政權是非常不穩定的,帝國領土內的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黑海沿岸的希臘人都隱藏著分離的野心,而不管是歐洲還是亞洲的勢力都在紛紛向這些地方滲透,尤其是英國人,一心想要讓古老的奧斯曼帝國崩潰,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國家。
而在1909年登基的奧斯曼帝國第三十五任蘇丹,穆罕默德#拉沙德#阿卜杜勒,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統治者。1909年。在其兄阿卜杜勒#哈米德被廢黜後即位。時值奧斯曼帝國第二次立憲運動正在興起,政府實權為青年土耳其黨組織的統一和進步委員會所控制,穆罕默德成為該黨建立君主立憲制地理想人選,被擁立為新蘇丹,在宣誓遵守修改了的1876年憲法後就職,他才登基沒有多少,奧斯曼帝國的版圖就被歐洲列強所肢解;1910年,北非的的黎波里為義大利人佔領,歐洲屬地早在兩次巴爾幹戰爭中就幾乎全部喪失。
在這樣的情況下,奧斯曼帝國領土內的各個民族要求獨立的呼聲很高。當時的奧斯曼帝國,青年土耳其黨地主要領導人軍事大臣恩維爾是堅定的親華派。他期望依靠中國人的力量鎮壓一切反對的力量,並在親華勢力有可能取得的勝利中,為自己和奧斯曼帝國牟取最大的利益。
反對恩維爾政策最激烈的就是才榮升准將的凱末爾,他始終激烈反對奧斯曼帝國與英法發生正面衝突,反對在奧斯曼帝國的德國人和中國人。他的內心深處對中國持有極強的反感。
尤其在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取得輝煌勝利後,原本從王宮裡傳出了將把他派往安納托利亞的東部指揮軍團和蘇聯人作戰,以期收復穆什和位元利斯等失地,但隨即這一建議被中德聯手給強硬的否決了,中德的理由很簡單。英法對達達尼爾海峽的野心始終未死,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再發動另一次攻勢,凱末爾將軍最合適的指揮位置應該在這裡,這就令凱末爾失去了獲得再一次提升的絕好機會。這一變故讓凱末爾對中德的憤怒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我們不能再穆罕默德五世抱以希望了。”凱末爾的好友,同時也是第19步兵師的參謀長傑爾古特憤憤不平的說道:“一個連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在哪裡都不知道的蘇丹,又能指望他能對奧斯曼帝國有什麼貢獻?馬哈茂德親王也是下一任蘇丹最合適的人選。而恩維爾那個賣國分子也應該立即下臺,由您出任軍事大臣才是最合適的。什麼英法聯軍還會在達達尼爾海峽發動攻勢,只有鬼才會相信,中國人和德國人擺明了就是在壓制您。”
凱末爾怔怔的說道:“我的理想是收復失地,恢復奧斯曼帝國的輝煌,重新建立一個統一強大的國家,但國家卻有著太多麻木無知的人,愚蠢的以為土耳其會打敗英法聯軍,在我看來這是遙不可及的。幾百年來英國軍隊的強大是鐵一般的事實,儘管中國已經崛起,並且在與英國的對抗中佔到了上風,但是在土耳其,中國還是無法與之抗衡的。中國在我看來,更象是一個暴發戶或者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