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關於《春秋》的解釋說道:“君王驕橫就會招來旱災,迷戀酒色就會引來水災。”如此說來,旱災是君王驕橫的行為引起的,水災是君王迷戀酒色的行為引起的,為什麼卻要攻擊土地神呢?攻擊土地神的道理既不可理解,用紅繩把社壇圍繞起來,這種做法,仍然也不可理解。解釋這件事的人認為社屬於陰,紅色屬於陽。水,屬於陰,用紅色圍繞它,輔以擊鼓可以救治水災。如果大山上失火,用瓦罐裝水去澆滅,眾人都知道這樣不能滅火,為什麼呢?火勢盛大而水極少,熱氣使水不能壓滅它。現在一個國家發生水災,好比大山失火一樣。用像繩子一樣的朱絲,圍繞社壇來救治水災,就好比用瓦罐裝水去澆滅大山上的大火一樣。根據人的心意來推求天的心意,用人間的事情來比喻上天所治理的事情,人們互相攻擊,氣力不超過別人一倍,兵力不超過別人一倍,就不能取得勝利。現在一個國家發生水災,如果真想要攻陰,以斷絕造成水災的陰氣的話,應該把全國人都發動起來,拿著刀和棍子去攻擊土地神,就像年終驅逐疫鬼那樣,這樣做了以後才是適合的。楚、漢相爭的時候,六國征戰的時期,各國發兵戰守攻防,力量強大就獲勝,力量弱小就失敗。攻擊土地神,一個人擊鼓,沒有軍隊的威力,怎麼能夠救治大雨造成的災害呢?一天晴一天雨,好比一晝一夜一樣。國家如果遭到像堯、湯那時的洪水和久旱,就好比一冬一夏一樣。如果有人想用人間祭祀的辦法去消除水旱災害,就像想使冬天變成夏天,夜晚變成白天一樣。用什麼來證實這一點呢?長久下雨不天晴,試讓君王在高枕上安心躺著,雨仍然會自行停止。雨停久了就出現大旱,試讓君王在高枕上安心躺著,旱久了就仍然會自行下雨。為什麼呢?天氣晴、早到了極點,就會轉變成陰、雨;天氣陰、雨到了極點就會轉變成晴、旱。所以天地之間出現了大水,憑什麼知道不像有水腫病的人呢?天地之間出現了久旱,憑什麼知道不像有黃疸病的人呢?禱告祈求神靈賜福,病終究不會痊癒;改變道德行為,最終也不能夠挽救。請醫生診病吃藥,才有希望痊癒。命裡註定的壽限完了,死期到了,醫藥也就毫無效果。
【原文】
46·7堯遭洪水,《春秋》之大水也。聖君知之,不禱於神,不改乎政,使禹治之(1),百川東流。夫堯之使禹治水,猶病水者之使醫也。然則堯之洪水,天地之水病也;禹之治水,洪水之良醫也。說者何以易之?攻社之義,於事不得。雨不霽,祭女媧(2),於禮何見?伏羲、女媧(3),俱聖者也,舍伏羲而祭女媧,《春秋》不言。董仲舒之議,其故何哉?夫《春秋經》但言“鼓”,豈言“攻”哉?說者見有“鼓”文(4),則言“攻”矣。夫鼓未必為攻,說者用意異也。“季氏富於周公(5),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6)。孔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攻之,可也(7)。’”攻者,責也,責讓之也。六國兵革相攻,不得難此。此又非也。以卑而責尊,為逆矣。或據天責之也。王者母事地,母有過,子可據父以責之乎?下之於上,宜言諫。若事,臣、子之禮也;責讓,上之禮也。乖違禮義,行之如何?夫禮以鼓助號呼,明聲響也。古者人君將出,撞鐘擊鼓,故警戒下也。必以伐鼓為攻此社(8),此則鐘聲鼓鳴攻擊上也。
【註釋】
(1)禹:參見1·3注(7)。
(2)女媧(wā娃):參見31·1注(4)。祭女媧:《路史·後紀》卷二《女皇氏篇》注:“董仲舒法,攻社不霽,則祀女媧。”
(3)伏羲:參見36·7注(2)。
(4)文:字。
(5)季氏:季孫氏,這裡指季康子。參見28·26注(1)。周公:這裡指魯國的公室(周初封周公於魯,魯國國君是周公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