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攻佔川口後,便以一部向大麥郊側襲,一部迂迴襲擊石口。守軍第68師因受敵兩面夾擊,遂縮短戰線,以第211旅第624團(團長秦■)在大麥郊西5公里處的高廟山一帶掩護主力向石口轉進。不料,各部只顧倉皇轉移,日軍遂尾追其後,秘密搶佔了高廟山山頂及附近制高點。王靖國乃一面電報閻錫山,一面急令第68師收復高廟山。孟憲吉遂令第624團乘夜反攻高廟山。該團於21日拂曉前抵達高廟山,一度奪回山頭,但受到附近山頭之敵優勢火力的壓制,終因寡不敵眾未能攻克。第68師即與敵在新莊一帶展開激戰。與此同時,日軍另一路即開始向石口進攻。
2月22日,閻錫山令第61軍軍長陳長捷率部(16000餘人)馳援第19軍,還未到達,石口便失守。王靖國竟不顧隰縣,徑向永和方向撤退。日軍向隰縣進攻,陳長捷遂令其部在隰縣城東15公里的上均莊、下均莊,佔領陣地,堵擊日軍,經三天激戰,損失過半。26日隰縣失陷。
就在隰縣吃緊之際,2月23日,閻錫山偕隨從人員由襄陵溫泉經臨汾土門轉赴蒲縣督戰。在此之前,為了便於指揮,他曾決定在同蒲路臨汾以南各部隊由衛立煌(2月16日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直接指揮,在臨汾西南及晉西北各部隊均由自己直接指揮。因此,賦詩云:
同為國軍宣勞動,敵人強把主客分。
擊破主軍客易退,從來專打晉綏軍。
前線督師到蒲城,東陽晉垣同告警。
一區全軍皆南撤,側後兼顧不易行。
同車同義不同憂,蒲城已聞炮聲稠。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一、“回馬”作戰(5)
冒險十時向西進,午城頭上炸彈投。
就在閻錫山由蒲城到達大寧的同日(26日),第二戰區執法總監張培梅在隰縣午城 自盡。在此之前,張曾駐紮於隰縣北窯,認為王靖國在川口、石口作戰不力,向閻錫山提出應繩之以法,閻未允。張以自己身為執法總監竟不能嚴申軍紀,覺無顏面見世人,乃萌自殺之念。
閻錫山得知後,十分傷感,撰文祭張培梅雲:
你很愛國,你很壯烈,你以為晉民苦矣,國家危矣,不忍睹,不堪睹,君乃自了,遺其妻子,別其朋友,君其自了矣!我則不作如是感。我國有二千年大一統之光榮,亦遂有二千年大一統之遺毒,使維新革命均無大效。經此瘋狂自損之日本軍閥一大打擊,必能去舊鼎新而成現代化的國家,我不悲觀。途中告我,君服毒得救矣,至寧(即大寧——引者注)知君已已,使我悽然。繼思君此生結果矣,且有果結矣,遂轉我念。君之清廉無積,我所素知,家庭生活我負其責,君可釋慮。
2月28日,日軍第108師團攻佔臨汾。
就在臨汾失守的當日,閻錫山還在從大寧至川莊的輾轉途中。他曾作詩一首雲:
物力全憑心力表,物雖不足心更少。
培物容易培心難,今後努力當詳考。
此詩也反映了他當時的心境:本想趁徐州會戰之際,一舉反攻太原,收復失地,因而僅在晉南就投入30多個師的兵力,但是,戰事並沒有按他所預期的方向發展,相反,不僅反攻太原不成,反而把臨汾也丟了,這一事實使他有些失望。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閻錫山雖策劃“反攻太原”,但是他的決心是不堅定的。當傅作義第35軍近抵太原附近時,他卻調其南下解隰縣之圍,中途改變了原作戰部署,使反攻太原計劃落空。另外,他所屬的軍隊雖也對日軍進行了抵抗,但是大多作戰不力。只有八路軍向平漢、正太、同蒲等鐵路線積極出擊,打擊和鉗制敵人,斷敵交通補給,作了有力的配合。
八路軍第129師根據井陘至舊關公路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