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教友們將信將疑,結果,入潭尋摸,果然發現大批武器,大家一下子高興雀躍,更加迷信洪秀全。
所以,韋家對洪秀全起事之初的幫助,無人能比。
倘若沒有韋昌輝家族的傾力相助,&ldo;金田起義&rdo;便成為不可能之事。而且,在&ldo;金田起義&rdo;爆發後近一年的時間裡,清政府的許多官方檔案均把韋昌輝列為&ldo;逆首&rdo;,顯然可見他在當時的影響力。直到鹹豐元年九月初八鹹豐帝給賽尚阿的一份諭令中,清廷才稱洪秀全為&ldo;逆首&rdo;。
&ldo;逼封萬歲&rdo;事件發生後,據事後天王府中一位姓王的老媽子回憶,洪秀全連夜召集一些人緊急密議,準備誅殺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受密詔,先後回城參加誅楊活動。如果說是韋昌輝假稱奉旨殺楊,秦日綱也不可能有這麼大膽參與軍事行動,所以,洪秀全的兩道密詔是楊秀清的催死符。
後來的不少研究者,總以石達開被俘後寫下的《自述》中一段話引申,證明並非是洪秀全授意殺韋昌輝:&ldo;楊秀清平日性情高傲,韋昌輝屢受其辱。……韋昌輝請洪秀全誅楊秀清,洪秀全不許,特加楊秀清偽號。韋昌輝不服,便將楊秀清殺死。&rdo;從這段話中,似乎韋昌輝是主要責任人,但大家可能忘了,石達開本人也是&ldo;天京事變&rdo;的關係人之一,韋昌輝殺了他全家,而他日後跑出城,挾眾而來,更是迫使洪秀全轉舵殺了韋昌輝。正因如此,石達開的話供肯定有傾向性,大說韋昌輝的不是。相較之下,李秀成的《自述》比較公允,但出於為尊者諱(或者他也不十分明白實情),只作如下表示:&ldo;東王自己威風張揚,不知自忌……北(王)、翼(王)二人同心,一怒於東(王),後被北王將東王殺害……&rdo;可以明確地講,參與殺害楊秀清,石達開本來也有份,只是當時路遠,他沒有及時趕回南京而已。
楊秀清在世時,非常猜忌石達開。他曾怕石達開在安徽獨大,屢次調人以分其權。石達開日後所寫的《自述》中,其實有三大問題與&ldo;天京事變&rdo;真實情況不符:其一,他把&ldo;天京事變&rdo;提前了一年(也可能是誤寫);其二,本來是石達開興兵以大軍逼洪秀全殺韋昌輝,《自述》中卻說是洪秀全主動殺韋昌輝;其三,楊秀清是在&ldo;逼封萬歲&rdo;後被殺,而《自述》中講洪秀全故意加封楊秀清,韋昌輝不服氣,殺楊秀清‐‐所有這些,都是石達開故意編造,以證明他本人完全沒有參加&ldo;洪楊內訌&rdo;。其實,種種史料證明,在洪秀全誅殺楊秀清的行動早期,石達開本人也是密謀者之一。
楊秀清有勇有智,自不必說,但他為人也是&ldo;陰忍而殘刻&rdo;,嚴刑峻法,果於殺戮,威風跋扈,不知自抑。他對洪秀全本人假裝&ldo;天父&rdo;下凡予以折辱不說,對天王的二哥、族弟,皆敢責辱呵斥。英明神武如石達開,每見楊秀清也要跪稟聽命,還特別怕他&ldo;下凡&rdo;時殺掉自己。楊秀清本人和韋昌輝、秦日綱等人最大的直接衝突,源於1854年夏初的一件小事:燕王秦日綱手下有個牧馬人,路遇楊秀清一個族叔,沒認出人來,所以沒有立即下跪行禮。楊大叔怒了,立即讓從人把這個牧馬人揪下馬,鞭打二百後,送往刑部黃玉琨處要求&ldo;嚴加懲處&rdo;。黃玉琨也是個侯爺(衛國侯),覺得楊秀清族叔太過囂張,不買他的帳。楊大叔更怒,一腳蹬翻黃玉琨桌案,轉身跑去族侄楊秀清處告狀。
楊秀清聞言大怒‐‐不給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