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起隆與邦卓都皺著眉思考,若是在南洋,銀子的事哪用擔心,可這兒是東夏,他們確實一下拿不出那麼多。
而上頭的人不同,他看向宋奾,一副正經商量的語氣,「你是如何想的。」
宋奾對上他視線,冷靜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曾想過能不能直接在港口設廠提煉礦石,可這樣成本更大,而且東夏冶煉業歷來屬於官家,比造船更難實現。」
「昨日我看了那合約條款,上頭說銅礦交易直接由官府運至碼頭,這樣一來南洋確實省心省力。」宋奾停了下來,問衛凌,「衛大人,我讓人問過,東夏最大的銅礦產地在西南對不對?」
「不錯。」
「西南距南清城約兩千多里,而西南距南洋最北邊的城池不過才一千八百里。」
三人瞬間什麼都懂了,烏起隆立馬讓人去找輿圖。
衛凌思考一會,說:「陸路距離雖短,可東夏與南洋之間還隔著一個百越國。」
邦卓同時擔憂,「而且陸路最易出現盜匪,如今海盜已被清空,海路是最安全的一條商路了。」
這些問題宋奾也有考慮過,「哪家盜匪會劫持一堆沒有用的礦石?他們還會提煉不成?至於百越國,若是烏起大人肯費些心力,沒有什麼是銀子辦不下來的事。」
「這筆銀子用不著我們出,既然東夏少走了那麼一段路,那銅礦價錢方面我們自然要再壓一壓。」宋奾越說越興奮,「如果這條道建起來了,那不止能用它來運銅礦。」
「邦大人,冒昧問一句,我見合約上還約定了糧食玉米等的貿易,可據我所知,海上濕氣重,這些糧食到了南洋可會受潮長黴?」
邦卓還停留在陸路一事上沒回過神,是衛凌答的她,「會,糧食在海上走半月,基本上外面一層就不能食用了。」
「既如此,糧食走陸路是否會更好?」
「自然是陸路更好。」衛凌點頭,問她:「糧食不同礦石,盜匪如何處理?」
「盜匪對朝廷對老百姓來說總是禍害,無論是不是為了商貿都應根除。」
宋奾停頓一會,「因此要等專門的商道建起來後才好運輸糧食等物,衛大人,此事不只對南洋有利,對東夏,甚至對百越亦是有莫大的好處,三個地方貫穿流通,陸路海路同時運作,那定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業。」
烏起隆與邦卓都沒有說話,倆人無聲對視。
衛凌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期盼。
宋奾見他只看著自己,表情不明,又感覺自己說得是不是有點多了,捏緊了手裡的帕子,「我,我只是這樣想,要實現定然是有諸多困難的。」
衛凌捕捉到她眼裡暗下去的光,道:「此事我會與聖上商議。」
宋奾頓時呼了口長氣。
衛凌勾了勾唇,「你說你昨日看了那合約,可還看出什麼來?」
「嗯」宋奾猶豫一下,有些事她只是疑惑或者說看不懂,她本來只想問問邦卓的,這場景下好似不好說這些,而且她剛剛才沒頭沒腦的說了那麼多
誰知烏起隆也熱情看著她,「宋姑娘但說無妨。」
宋奾斟酌了一下語句,「我不大懂,一匹軟煙羅錦在盛京要賣二兩,為何賣到南洋就只需一兩?這樣商家不就會虧本?」
烏起隆正欲開口,卻不及衛凌快,「商家不會虧本,而且你看到的只是最低定價,屆時具體成交價格如何還要視情況而定。」
「這樣的話,若是官商勾結,低價從南洋進購,瞞而不報,高價賣給老百姓,那他們不是賺得盆滿缽滿?」
「你說的是漏舶。」衛凌答她。
宋奾第 一回聽見這個詞,「何為漏舶?」
「漏舶即為走私,商人為謀私利避開朝廷擅自